第509章 不怎么好嫁的小姑子
�归关心,婚变的真正原因。以及康豪夫妇到底是怎么过日子的,却一点儿不知道。

  虽然如此,陈氏还是希望能把握这次机会,和大家混熟一点。

  “这位康捕快很年轻,是带着成亲不久的妻子来通州的。一到通州,他便进了府衙,开始就是个打杂跑腿的,但很快就有了正式捕快身份。”陈氏开始讲述。

  周围几人纷纷点头:“嗯嗯,接下来呢?”

  她们关心的是,这两口子不是成亲不久吗?怎么年纪轻轻的就和离了。

  陈氏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和离,但她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说道:“康捕快的媳妇连氏也是个能干的,她丈夫还在府衙打杂,她便租了一家小店,开了个点心铺子,就是馨艺点心屋,多是新式样的可口点心,最出名的便是各种面包了。”

  接下来的讲述就有点简单了:

  连氏很会做生意,几个月间,她便又开了一家大的点心铺子。点心做的比之前多了好几倍,依然人来人往,生意红火。

  很快,他家就买了房子,还买了马车、雇了车夫,眼看日子就富裕起来。

  接着,连氏不时地外出,说是在庆州开了一家酒楼。

  再接着的一日傍晚,有人看见康捕快穿着一身家常衣裳,抱着女儿离开了家。之后便再也没回去。

  陈氏对人家婚变知道的有限,所以说的很简单。

  不过,就是这么简单,不添油不加醋,也足够人们脑补很多东西了。

  而且听着那位捕快,是毫无准备之下离家的,离开时还抱着女儿。

  这是不是说,比起连氏,康豪更疼孩子?或者连氏只顾做生意,并不如何照看女儿?

  还有,秦家大奶奶认的干女儿,或者就这康捕快当时抱出来的那个?

  有想象力丰富的,一不小心差点就真相了:“连氏太有本事,康捕快和女儿在家受尽欺凌,终于忍不了,被迫离开了连氏。”

  大多数人受古代礼教约束很深,有人低声道:“不是应该休了连氏吗?”

  另有人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你傻啊?康家所有家当都是人家连氏挣来的,人家连氏哪会这么便宜就被休了?

  “一个恼火,连氏可以去衙门告姓康的捕快。不说别的,靠媳妇养活,还要谋夺媳妇赚来的家当,丢人呢?”

  陈氏这时不说话,给这件事定性,即使是口头定性,也轮不到她。

  另一个人力挺康豪:“所以嘛,这姓康的挺有骨气,宁可不要那富裕日子,也不受连氏的窝囊气。”

  有一个姓宋的年轻妇人,二十几岁的年纪,刚才就是她追问康豪是否和离。

  她可不是随便问问,见众人议论,也插嘴道:“我们杏宅巷有个大户被盗,被盗的东西不多,府衙只派了两个捕快过来。

  “当时的来人,为首一个便是叫康豪的。据那家大户的下人说,康捕快查的仔细,墙里墙外、被盗房间,几乎是一寸寸看过……”

  “怎样了?后来怎样了?”众妇人听得入神,差点儿忘了她们的侧重点一直是八卦,而非刑侦悬疑。

  宋氏一笑:“具体怎么查的案子咱们当然不知道,但很快就捉拿了盗贼,追回了被盗之物。”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