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不是赶着吃大餐
�天成,再看看秦向儒和袁冬初,这两位的确经常督促他读书认字。

  秦向儒注重读书认字本身,而袁冬初则更多的告诉他,如何学以致用。

  把这两位他很信服、很尊重的人拿出来说事,他还能说什么?

  小满很郁闷的保留了意见。

  他有预感,这一趟他没跟上去,以后这种能替诚运打拼未来的事,估计就再也没他的份了。

  于是没什么异议,这个基调便定下来:从年后开始,诚运将集中力量向南发展,力争两年之内,让投递行贯通大河及大河交汇的几条水路沿岸。

  起码要做到,让诚运投递在主要城镇稳定运营。

  听到这样的布置,对码头很敏感的刘三虎问道:“只做投递行吗?码头呢?”

  若诚运旗下只有一个翼阳码头,怎么看都不够气派啊。

  除了袁长河父女和刘启元,其他人也都看向顾天成。

  顾天成却是一笑:“只要咱们有人,还愁没码头吗?”

  众人都知道,他说的手里有人,指的是他在未来两年,贯通大河沿岸时,搜罗的市井之徒。

  但人是人,码头是码头。

  如果顾天成带着一大票人,不由分说,不断在大河沿岸推进,不断拿下一个又一个码头,最大的可能,不是耀武扬威的做业界老大,而是会引来朝廷的清剿。

  看着众人疑惑,顾天成笑着解释:“放心吧,多的是人眼热咱们这摊生意。咱们只要等着看,谁会主动把机会送到咱手上。”

  做这种事,师出有名才最好,顾天成要的就是这样的机会。

  就像翼阳码头,如果没有赵博财跳出来,他便拉上一帮人过去,生生抢了人家地盘,道义上就说不过去。

  类似沙老大之流,掌握着大码头,有不容忽视的势力,若是以这个为名,抵制诚运的船,他的河运和投递生意就不能做了。

  但如果有人不开眼,主动送上门来,他还用得着客气吗?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

  &21434&21437&32&22855&20070&32593&32&115&117&121&105&110&103&119&97&110&103&46&110&101&116&32&21434&21437&12290另外,为了投递行能够快速且顺利展开,年后,袁冬初也会往南奔波,亲自操持设置各地投递分号。

  说明白点,就是顾天成武力收服能看上眼的市井之徒,袁冬初负责安置这些人,让他们和正常招收的投递员一起做事。

  说是商议,其实就是给骨干精英们开个会,安排新一年的工作。

  初十刚过,在外地有营生、回来过年的人都在准备返程。诚运众人也开始准备年后各项事宜。

  刘三虎回来牧良镇,只是作为核心人物开了个会,便回去守他的码头了。

  潘再水等掌管外地投递行的人员,正月十二就陆续启程,以保障正月十六,各地投递分号能正常开门营业。

  正月十二这日,诚运特意发了一条船,专门载人去通州。

  船上不止有主持沿线投递分号的人,也有其他船客搭船。

  不少人在外地有营生,以往这些人回家过了年,若等不到顺船,便只能雇马车返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