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是忙得脚不沾地。
年后开春三月的时候和硕荣宪公主的仪仗在三阿哥的护送下出京,荣妃看着一台台的嫁妆渐渐除了宫门,忍了好久的泪水终于掉落下来。虽说高兴自己女儿觅得了佳婿,但想到此生除非皇上恩典否则自己女儿可能终生再也不能进京,她又觉得此番一去自己恐怕再也见不到女儿了,不觉悲从中来。
“主子,方才内务府的人来回禀,说动工的时候怕是惊扰到太子身边的格格李佳氏,如今请了太医一瞧,说是怀有三个月的身孕了。”送亲的人员散去,安和踏入启祥宫,便听见锦绣回禀道。
“哪位格格?”安和抿了一口茶后才问道。
“轻车都尉舒尔德库之女李佳氏。”锦绣道,“便是宫里人都称作大李佳氏的那位。”
“既然如此便叫她好生安胎就是了,到底是太子的第一个孩子,马虎不得。”安和随口就说道。大李佳氏跟小李佳氏是为了区分两位同姓的格格所用,两人并无血缘关系。大李佳氏长得美艳动人,比小李佳氏要得宠些,这回有孕倒是凑巧,不过都三个月的身孕了才被诊断出来,安和就不相信其中没有什么蹊跷的地方。
“那位格格说动工的声音让她头疼难忍,这样也不利于安胎。”锦绣何尝不知道这不过是大李佳氏争宠的手段,可皇上跟太子会为了一个格格而推延大婚的时间吗?明显不可能的。再这样矫揉造作下去,太子只怕要恼了。
“我只管料理毓庆宫搭建喜棚跟修缮举办宴席的前殿一事,李佳氏要是觉得自个儿身子不爽,那便让人回了太子,叫太子定夺就好。”她要不去参合这些争夺宠爱的事情,太子宫里的事宜她要是管多了,康熙又要起疑心了。
“是。”锦绣笑着称道。
接下来的发展安和还是派小和子去打听了,听说太子给了大李佳氏两个选择,要么就是乖乖地呆在毓庆宫后边的惇本殿安胎,要么就挪到清净的佛堂去。大李佳氏哪里还敢仗着有了身孕而恃宠而骄,再也不说什么内务府的人动工时吵得自己头疼的话来了。跟她对门而住的小李佳氏也没少看笑话,太子盼着娶太子妃盼了这么久了,你一个小小的格格算得了什么。说句不好听,宫内外多的是女人想进毓庆宫来呢。
<
毓庆宫那儿的进度有条不紊,安和也抽空过问了端静公主的“学习进度”,不出她的预料,端静公主低调的性格注定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矫正过来。当年她身边的嬷嬷克扣她份例一事她都默默忍受了,就足以证明她的性格到底有多内敛。兆佳贵人恨不得回到从前再重新教导,可终归还是得接受现实。讲了几十遍,能不能听进去就是端静公主的事情了。
给端静公主挑选的陪嫁嬷嬷是兆佳贵人过了娘家的路子送进来的,几代人都在兆佳府里当值,一家人的性命都捏在了兆佳贵人哥哥手上,她们也不敢不听话。
八月,和硕端静公主在大阿哥的护送下离开的京城,带着一丝释怀一丝紧张,随着仪仗去到了遥远的蒙古。这八个月自己额娘的辛苦教导端静公主都记在心上,以后的日子她就要一个人去经营了。额驸噶尔臧是什么性子她心中大概也清楚,要不然自己额娘也不会突然变得严厉起来,她不蠢,只是忽然对未来的日子没了期盼而已。
出嫁了两位公主后紫禁城里终于迎来了最盛大的喜事:瓜尔佳氏嫁入毓庆宫,就是大李佳氏给太子诞下一个小阿哥也没能掩饰住瓜尔佳氏即将嫁入毓庆宫的风头。安和后来回想起来只记得十月初十这一天整个后宫都处在了热闹沸腾的氛围当中,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笑意,仿佛是自己的儿子终于娶上媳妇那般�
年后开春三月的时候和硕荣宪公主的仪仗在三阿哥的护送下出京,荣妃看着一台台的嫁妆渐渐除了宫门,忍了好久的泪水终于掉落下来。虽说高兴自己女儿觅得了佳婿,但想到此生除非皇上恩典否则自己女儿可能终生再也不能进京,她又觉得此番一去自己恐怕再也见不到女儿了,不觉悲从中来。
“主子,方才内务府的人来回禀,说动工的时候怕是惊扰到太子身边的格格李佳氏,如今请了太医一瞧,说是怀有三个月的身孕了。”送亲的人员散去,安和踏入启祥宫,便听见锦绣回禀道。
“哪位格格?”安和抿了一口茶后才问道。
“轻车都尉舒尔德库之女李佳氏。”锦绣道,“便是宫里人都称作大李佳氏的那位。”
“既然如此便叫她好生安胎就是了,到底是太子的第一个孩子,马虎不得。”安和随口就说道。大李佳氏跟小李佳氏是为了区分两位同姓的格格所用,两人并无血缘关系。大李佳氏长得美艳动人,比小李佳氏要得宠些,这回有孕倒是凑巧,不过都三个月的身孕了才被诊断出来,安和就不相信其中没有什么蹊跷的地方。
“那位格格说动工的声音让她头疼难忍,这样也不利于安胎。”锦绣何尝不知道这不过是大李佳氏争宠的手段,可皇上跟太子会为了一个格格而推延大婚的时间吗?明显不可能的。再这样矫揉造作下去,太子只怕要恼了。
“我只管料理毓庆宫搭建喜棚跟修缮举办宴席的前殿一事,李佳氏要是觉得自个儿身子不爽,那便让人回了太子,叫太子定夺就好。”她要不去参合这些争夺宠爱的事情,太子宫里的事宜她要是管多了,康熙又要起疑心了。
“是。”锦绣笑着称道。
接下来的发展安和还是派小和子去打听了,听说太子给了大李佳氏两个选择,要么就是乖乖地呆在毓庆宫后边的惇本殿安胎,要么就挪到清净的佛堂去。大李佳氏哪里还敢仗着有了身孕而恃宠而骄,再也不说什么内务府的人动工时吵得自己头疼的话来了。跟她对门而住的小李佳氏也没少看笑话,太子盼着娶太子妃盼了这么久了,你一个小小的格格算得了什么。说句不好听,宫内外多的是女人想进毓庆宫来呢。
<
毓庆宫那儿的进度有条不紊,安和也抽空过问了端静公主的“学习进度”,不出她的预料,端静公主低调的性格注定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矫正过来。当年她身边的嬷嬷克扣她份例一事她都默默忍受了,就足以证明她的性格到底有多内敛。兆佳贵人恨不得回到从前再重新教导,可终归还是得接受现实。讲了几十遍,能不能听进去就是端静公主的事情了。
给端静公主挑选的陪嫁嬷嬷是兆佳贵人过了娘家的路子送进来的,几代人都在兆佳府里当值,一家人的性命都捏在了兆佳贵人哥哥手上,她们也不敢不听话。
八月,和硕端静公主在大阿哥的护送下离开的京城,带着一丝释怀一丝紧张,随着仪仗去到了遥远的蒙古。这八个月自己额娘的辛苦教导端静公主都记在心上,以后的日子她就要一个人去经营了。额驸噶尔臧是什么性子她心中大概也清楚,要不然自己额娘也不会突然变得严厉起来,她不蠢,只是忽然对未来的日子没了期盼而已。
出嫁了两位公主后紫禁城里终于迎来了最盛大的喜事:瓜尔佳氏嫁入毓庆宫,就是大李佳氏给太子诞下一个小阿哥也没能掩饰住瓜尔佳氏即将嫁入毓庆宫的风头。安和后来回想起来只记得十月初十这一天整个后宫都处在了热闹沸腾的氛围当中,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笑意,仿佛是自己的儿子终于娶上媳妇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