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卫青回长安
与匈奴主力大军合于一处,共击乌桓。”

  直性子的公孙敖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当着刘彻的面就问了出来。

  “匈奴人要打乌桓人关我们什么事情?

  我们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不是更好么?”

  公孙贺熟读兵书还有史书,对匈奴也了解颇深,看其余几人都不愿意搭理他这个同族人于是出言解释道。

  “匈奴得以壮大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断地合并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昔日休屠王浑邪王还有已经死去的白羊王楼烦王也都不是匈奴的部族。

  都是被强行被匈奴合并到一起的游牧民族。”

  公孙敖是义渠后裔,公孙贺是也是胡人后裔。

  北方的游牧民族被汉化之后,大多都改姓公孙。

  平时他们都把自己当成是一族人,这样势力才算是庞大。

  “你的意思是说军臣想要把乌桓合并进匈奴之中?”

  公孙敖到这个时候才明白军臣的用意。

  “恐怕不止是乌桓,据说鲜卑乌桓都蠢蠢欲动,还有羌人。

  军臣一直攻打渔阳郡不下,势必要找个新的突破口,以确立匈奴人在草原上的霸主地位。”

  一直没有说话的张远也开口了。

  卫青若是没有得到这个情报,若是让军臣学冒顿那样整合了游牧民族,势必会对大汉造成新一轮的冲击,以及更大的压力。

  光是以大汉现在的兵力,是不足以应对三族合并之后的匈奴。

  光是鲜卑一族,可以上马战斗的族人恐怕就超过了二十万之多。

  鲜卑恐怕是华夏历史上战斗力数一数二,耐心最好的游牧民族。

  羌族就是一直狗下去,谁强谁就是老大。

  不然羌族也不能在青藏高原这样的苦寒之地生存下去。

  至于百越基本上就属于战五渣的存在,这也是南边的异族无力举兵北伐的原因。

  不过那些战斗力越强的消亡的越快,有的则是汉化的越快。

  汉族有着其他民族没有的包容性。

  异族人不认同汉族的文化,基本上是不要想着统治汉族人。

  而鲜卑乌桓还有匈奴确实是大汉北方最强的三个游牧民族。

  之前匈奴人一直压着鲜卑人跟乌桓人,大汉也只需要针对匈奴人便是。

  眼下军臣的想法对大汉绝对会造成天大的危机。

  不过刘彻提到的时候,他却说这是机会。

  “对,新安侯说的不错。

  所以朕想要全力阻止,大司马不可在长安久留。

  他务必要回到渔阳郡牵扯军臣的匈奴主力大军,诸位有谁愿意接下阻截休屠王跟浑邪王的重任?”

  刘彻双眼盯着张远几人。

  不过却没有人敢接话,茫茫的大草原上,谁敢保证能截住匈奴的援军啊。

  谁又知道休屠王跟浑邪王的行军路线是什么啊。

  这些都不能够保证,那么答应刘彻不等于是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