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节点
是刘彻给陇西李氏的一个交代。

  庄青翟当丞相的三年时候,其实这时候大汉官吏当中除卫青以外,声势最盛者乃是张汤,天下无人不惧张汤。

  二者互相构陷而死,更是创出了以死杀人的特殊案例。

  当一个人拿自己的性命去构陷另外一个人的时候,这威力甚至大过律法的说服力。

  这三年是大汉酷吏横行的三年,其实不止是这三年,刘彻从青年走向中年之后,一直到步入老年,大汉其实都笼罩在阴霾之下。

  只不过张汤杀出了千古凶名罢了。

  赵周当丞相的三年,就是抗压的三年,刘彻在这三年里大肆剥夺列侯的爵位,赵周自然也是因为自杀然后离任。

  大汉丞相这么多自杀的,其实都是因为他们身后站着太多的人,自杀算是熄灭了刘彻心里面的怒火,而不至于活着的时候被定下各种罪责最终牵扯到家里面的人。

  而后石庆当了九年的皇帝,位上也是啥都不作为,看起来刘彻就是喜欢这种丞相。

  也是在石庆当丞相的时候,刘彻开始走向晚年。

  石庆这个丞相并不处理事情,这时候的丞相就真的是忠厚、谨慎的摆设。

  而后大汉总是迎来了一个称得上是资历够功劳足生命威望都适合当丞相的人。

  公孙贺。

  公孙贺在官场上打磨的时间要比他的前几任要长的多。这个时候是刘彻疑心最重的时候,公孙贺当丞相的十二年可以说压下了大汉的逐渐开始起来的乱象。

  不过这是压下去,而不是清除了乱象,二者有本质的差别。

  火山终究还是要爆发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巫蛊之祸,戾太子刘据之伤终于还是爆发了。

  公孙贺自然也完蛋了,好在卫青已经死了,不然也要在晚年受到屈辱,这也算是老天爷对卫青的一点点怜惜。

  再往上看看,石庆、赵周、庄青翟都是当过戾太子老师的人。

  而公孙贺跟刘据那是铁一样的关系,亲姑父。

  连续四任丞相,都是刘据一脉的人,而刘彻支持公羊春秋,刘据支持谷梁春秋。

  再加上刘彻除了一开始得到第一个儿子而喜爱刘据以外,更多的时候这个父亲并没有表现出对这个儿子的喜欢。

  究其原因,刘据背后的势力太大,而刘据本人又不是刘彻喜欢的天之骄子走到哪里都闪闪发光的类型。

  刘据的下场其实也不难猜到,但是他的死却成为了大汉的一个节点,也是历史的一个节点。

  刘屈氂当丞相这一年完全是因为刘彻不知道大臣里有谁是刘据那一边的,只能够在宗亲之中找寻一个信任的人替代。

  他之所以才当这一年,自然是犯了许多姓刘的都爱犯的错误,太子死了那是不是可以立个新的太子,亦或是自己有没有机会当皇帝。

  最后一名丞相是田千秋,这个时候刘彻是真的老了,一头雄狮走到了晚年,看着没有一分钱的国库,没有饭吃的百姓,急速降低的人口,这位帝王终于是服老了,开始回眸起自己的一生,努力的为继任者稳固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田千秋的列侯封号也能代表着刘彻的愿望,富民侯。

  张远好在是还没到刘彻中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