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的太学丞
�远的埋怨和恨意在这个时候也转化成了温暖。

  “太学令还能记得我的事情,实在是受恩感激。

  若陛下识得在下才能,愿意给我一个施展的机会,我必定在太学令麾下沉心做事。”

  张远点点头。

  他其实现在心里面还挂念着孔安国藏着的东西。

  那可真的是宝贝,不过张远现在没有提出来,现在提出来,那么刚刚想要举荐孔安国的举动其中的意味就会变了。

  “此事我一人在背后发力可能不够。

  你乃孔圣后人,家族庞大枝繁叶茂,你知道怎么做的。”

  略微点拨一下,张远是真的担心孔安国有些愚钝,最后孔家要是不发力,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前面疏通关系,结果可能真的不会像大家想的那样。

  张远没有明说,能不能领会就是孔安国自己的事情。

  官场用的最多的就是讲话的艺术。

  “在下明白。

  明日在下就回去长安城见我的从兄。”

  话到这个份上,就相当于挑明了。

  张远也卸下最后的一丝担心。

  “那好,天色也不早了。

  你且回屋休息,明日我会派人去长安城送奏疏的。”

  “是,太学令您休息,在下先行告退。”

  算是补了之前的一个坑,张远也轻松了一些。

  孔安国走之后,张远就拿出了纸笔开始为孔安国铺路。

  待写好之后,封入一个竹筒之中,张远这才洗漱了一下休息去了。

  这个时候纸张还很贵,张远这种造纸的大户而且是垄断的商家都不敢把信封这玩意儿弄出来。

  生怕社会上这些文人抨击张远为富不仁浪费可耻,所以到现在仍旧用的是竹筒装信件。

  其实这样做,倒也挺方便的。

  翌日起了个大早,张远嘱托一位太学的官吏,就把这封奏疏给他让他送到丞相府。

  这时候其实刘彻已经把丞相任命官吏的权力都拿下来了,但还没有到向全天下公布的地步。

  张远就只能按照之前的规矩,先把奏疏送到丞相府。

  反正丞相大人会原封不动的把奏疏送到刘彻的案桌上。

  孔安国也起了个大早,在太学内弄了一匹马就直奔长安城而去。

  他的心气比较高,自觉学识过人,一直等着刘彻征辟他为官。

  而且看不上郎官什么的,之前跟张远谈条件也是一千石的大官,不然孔安国估计已经当了好多年的官。

  刘彻执政期间,人才如过江之鲫,所有人都发足了力想要拼个一世富贵。

  孔安国在这时候自比姜尚,完全是看错了时势。

  不过还好抓到了这个机会,虽然张远不太看好他,但也能让他去官场看看到底水有多深。

  等他看清楚了,估计就会明白,做学问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张远也不是孔安国的什么人,两个人只是存在着一些交情,这交情还没到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