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以胡制胡
p;而羌人完完全全就不知道什么是信义,投靠大汉的羌人有不少,投靠匈奴的羌人那就更多了,当然也有独立自主的羌人部落,那里是在大汉跟匈奴人都去不了的遥远天际。

  早先张远评估过也同样回忆过,好像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就一直没有提出来。

  可是略微一想,还是要保证一下万无一失才好,义渠人在朝中为官的不在少数,可是羌人却不能够真的相信他们。

  若是羌人真的讲究信义,羌族也不会一直传承下去,要不然早就被汉化亦或是被匈奴同化了。

  大部分能够传承下去的游牧民族要么是自身的实力过于强劲,其他民族没有办法硬着来,要不然就是像羌人这样,打不赢的时候先投降,等发育起来了我再反叛。

  这样一来就保证了他们族群的可延续性。

  另外当然还有一种可以延续下去的民族,基本上就是真的没啥威胁,厉害的民族看不上他那块地盘也看不上地盘上生存的那些人。

  农耕社会还不是工业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的渴望并没有达到一个要以发动战争为前提来获取人力资源的程度。

  对于这一点张远真的是要感谢中国这几个野心勃勃的皇帝,若不是他们个人的私心还有征服欲望,后来的中国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领土。

  “北地郡就在上郡边上,我们的确要考虑一下羌人。”

  北地郡跟上郡的羌人真的不少,在这一片活动的羌人比匈奴人还要多。

  从河套地区一直西南方向延伸,河南地、河西走廊、青海其实都是羌人的主要活动区域。

  这里的所有人羌人加在一起若是能够凝聚成一股力量拿出来跟匈奴人掰掰手腕都没有大的问题。

  “其实也好解决,打一棒子喂个甜枣。

  请求陛下出动北军八校尉,在河西还有北地郡清扫羌人部族。

  降者赐给他们粮食物资,不降者就血洗,短时间内必定能够震慑住这些羌人。”

  褚达说的也是比较正常的做法,为了让羌人不闹事然后送上一些他们需要的东西。

  作为上国那肯定就是赐予,其实张远知道这是什么,拿粮食去喂那些白眼狼张远是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

  “打可以,送东西完全没有必要。

  匈奴人不是每年都会收那些羌人的税收么?

  我们扶植起一个愿意投靠大汉的羌人部族,然后去抢其余羌人部族的东西。

  只给其他部族留下仅供生存的牛羊,其余的与愿意投靠大汉的羌人部族按比例平分。”

  “远兄说的可以,匈奴人能对羌人收税,我们为什么不行?

  论武力我们又不比匈奴差,而且这些羌人离我们是最近的。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匈奴人收不到羌人的东西,或者他们收缴上来的数量大大减少,那么匈奴人就对抢劫会更加渴望,明年我们计划的实施就会更有把握一些。”

  卫青是天生的民族主义者,而且骨子里没有带着一点点矫揉造作的文人气质。

  因为卫青的懂分寸知进退,并且性格温和,别人都觉得他是儒将,可事实上卫青对外比谁都强硬。

  他跟霍去病是真的没想给异族人留活路的,当然这样的做派在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