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商丘成
  “太学令,其实您说的考核跟举贤良文学还有秀才异等有些冲突。

  下官以为能被郡县举贤良文学跟通过秀才异等之人,都可以通过太学的考核,要是真的通不过,那我们的考核制度未免也太过于严格了。”

  底下的一名文学掾属突然说道。

  张远这才发觉了此事,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头。

  “额,好像是这么回事。那便削去举贤良文学跟秀才异等。

  三分之二的名额给考核制度,其余的分给举孝廉跟举贤良方正。”

  “太学令,另外我们想真正的吸纳人才,可能需要您还有陛下发力。

  眼下太学内的讲师太少,真要是像您说的那样,我们可能一个讲师要负责五百人。

  而现在的几个博士年岁都大了,恐怕无力支撑。”

  又是这名太学掾属提出了问题,张远这才发现这人是个人才啊。

  “你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下官以为,您为太学令乃是卿大夫,按照我朝惯例,您有权力辟用吏员。

  既然太学要以为大汉输送官吏为己任,您便可以在其中出力,在各地搜罗有名望或是有大局观,亦或者有学识的人入太学为吏。

  地位再要高一点的,则需要陛下征召,例如蜀郡太守文翁,现在的年岁仍然担当一地太守实在是太过吃力,若是把他弄进太学,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额,你的意思我知道了,不用再说下去了。”

  这文学掾属口气有些大,把文翁弄到太学来,那张远自己咋办啊,是让文翁给自己当副手还是自己给文翁当副手。

  “你叫什么名字?”

  虽然当面问别人的名字不太好,但张远还是怕自己事后忘记,然后错漏了一名人才。

  “下官名为商丘成。”

  商丘成?

  张远在心里面默默地记住了这个人名。

  这一次开会,虽然将举荐制度也纳入到了太学内,但是张远却把杂途中的那些东西全都给刨除在外。

  杂途的名目有很多。

  比如荫袭。荫就是荫子,袭就是袭爵。

  袭爵仅限于王侯,其他爵位不能世袭。荫子则是级别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只要任满三年,就可以推荐子弟一人为官,所以又叫任子。

  显然荫袭制度的受惠者是官二代。

  张远自然不能放那些官二代进入太学,其实张远要不是因为没有子嗣也没有家族,他都快可以整个亲戚来当官了。

  还有惠及富二代的,虽然商贾很低,但是这些帝王们还是想到了这些富人。

  涉及到富人的选官制度叫做赀补。这个赀等同于资。

  大汉的制度,身价不足十万不得为吏,不足五百万不得为官。本来想的是有钱人不会贪污,结果变成了有钱就可以当官。

  还有贩卖爵位,这还不算过分,等汉武帝没钱了,这家伙就要开始一项伟大的制度,祸害中国两千年的制度,卖官。

  因为各种各样的制度,大汉这才有十万官吏,这些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