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我很聪明
�恶的时候,身上只有爵位而没有官位,没有了权力不等同于可以随意被人揉捏的虾米。

  太学的生活开始按照张远的设想,慢慢的发展下去。

  因为考核制度的存在,世子们也很少出去游玩,不过张远却是在一直忙碌着充实太学内的景观。

  弄几块山石,植入几块苔藓,把周围弄一条活水,附近种上几颗桃花树。

  乍一看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不过待时间慢慢推移,这里将来都会成为美景。

  往后就得需要照料等待植物自己依靠顽强的生命力存活发育。

  转眼间春去冬来,大汉王朝迎来了刘彻治下的元光四年,太学也被一层冰雪覆盖。

  张远坐在屋子里烤着炭火,门窗却大开。

  立在一边的颜异很是不理解张远为何这么做。

  这一年张远教他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很多,他几乎全都靠自己自学还有跟孔安国讨教,这才安然的渡过了每一次考核,不过却不能够名列前茅。

  旁人都说颜子后人一代不如一代,颜异心里面也着实委屈的很,一边要拿出精力来学习,一边又要时常伺候在张远身旁。

  而且这一年的相处,颜异也明白了,张远压根一点都不懂五经上面的东西。

  虽然时不时的能讲几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还有什么‘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这些话。但也仅限于此。

  这些话换做太学内任何一位学子只要看过,都能够记在心里面背出来。

  关键的是张远抄袭后代的那些诗词,根本就不被颜异所看重。

  久而久之,张远发现大汉的文人其实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司马相如为首的艺术派,一派就是以董仲舒为首的思想政治派。

  刘彻很喜欢艺术派,而且自认为自己也是个文艺青年,但是艺术派的人不能治国,即便重用也只能安排在不是很重要的位置上,比如枚皋还有吾丘寿王。

  他很不喜欢思想政治派,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这些人追求的是儒家高高在上,等同于变相的拔高了那些大儒的地位,刘彻不需要地位接近自己的人,包括自己的母亲。

  不过他又不得不借助这些人,谁叫自己没有那个学问呢。

  张远抬起头看了看颜异,也明白他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估计想着自己的老师虽然很有能力,但也只是在做官上面,学识之类的远不如其他人。

  “颜异。”

  “学生在。”

  “你是不是觉得我不通典籍,不明绝学,在我这耽误你的大好年华了?”

  颜异脸色先是茫然,然后迅速的反应过来了,立马摇头说道。

  “学生没有这个意思,老师在学生眼里比其他任何人都要聪明。”

  彼此的了解逐渐加深,颜异自然而然的也知道了张远之前的其他事迹,他也没有说谎,他是真的觉得张远很聪明。

  甚至觉得张远只要研究经学,很快成就便能超过太学内的几位五经博士。

  不过他却不知道张远不能也不敢研究经学,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不沾染这些东西肯定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