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五经博士
  杜县其实就是以后的杜陵,位落于鸿固原之上。

  自汉代以后,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在此地驻足游玩,也留下了不少的诗篇。

  张远比较喜欢的一位大诗人便在此地居住过,族籍也在这里。

  而杜县现在也有几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只不过现在仍然声名不显。

  张远骑着马,而那五位博士则都乘坐着马车,这些人加起来的平均年龄肯定有七十岁,古稀之年再骑着马跑两圈,身上的骨头架子便都散了。

  “太学令,杜县城门处有人。”

  前面驱赶马车的仆从转过身来对张远说道。

  张远也看到了城门处站着有一些人。

  “韩老,这杜县不是已经废弃了么,怎么还有人在此处停留?”

  张远对着马车内的韩婴问道。

  韩婴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一下子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太学令,那些人都是原本杜县的名门望族,这回陛下要在杜县建太学,等同于开放了鸿固原。

  老朽便自作主张约上了几个家族,与他们一同探探究竟,他们都是杜县的本土人士,想来对我们会起到一些作用。”

  说话的人是《书》博士张生,昨天下朝回去之后,张远也找了卫青,把这几名博士的情况都问了个清楚。

  五经博士分别是《春秋》博士胡毋生、《书》博士张生、《诗》博士韩婴、《礼》博士高堂生、《易》博士王同。

  张远点了点头,虽然这个老头有些自作主张,但毕竟出发点总是好的。

  一行人于是加快了速度,到了杜县城门处。

  “下官拜见太学令,见过五经博士。”

  眼前的这一堆人有当官的也有没当官的,所以称呼有些杂乱,张远和善的笑了笑,翻身下了马走上前去。

  “我虽为太学令,但年岁尚小,也未曾来过杜县,不知各位如何称呼?”

  张生拄着拐杖缓缓走上前来,就要为张远介绍一番,而且人群中一名青年立刻站了出来扶着张生的手臂。

  张远看到这幅景象心里面就知道是咋回事了。

  这丫的张生明显就是杜县的人,借这个理由顺便也想把自己的家族迁回来,只不过只迁一家太过明显,这才叫上了几家人壮壮声势。

  “太学令,这里都是杜县有名望的家族,老朽便是杜县张家人,这是我的侄孙张汤现在在廷尉府任职,说起来还是您高升之后他才得幸进入到了廷尉府。”

  “你就是张汤?”

  张远盯着这年轻人问道。

  年轻人点了点头。

  “下官正是张汤,之前听丞相提及,是太学令极力推荐,下官才能进入到廷尉府,担任廷尉左监一职。

  借这个机会下官刚好谢过太学令引荐之恩。”

  张汤提及此事,张远这才记起来,不过当初原本也只是为了脱身,并不是真的想要帮助张汤,不过现在能够接个善缘也是好的。

  “不用客气,我这人懒散惯了,不适合在廷尉府,当初听说你恪守律法,这才想着你可能比我要更适合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