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二皇子的看法
  二皇子一直都在负责礼部的事,而教院就是礼部下最重要的机构之一,今天进士考试进行中,过来巡视也属正常。

  见几人起后,二皇子找了一把椅子略有些随意的坐下,毫无架子的看向面前负责此次考试的礼部官员。

  “今年可有什么像样的人才吗?”

  “德郡的邵子安,闵郡的范施,遂然郡的徽角,皆是不错的人才,都有一甲的可能。”

  满头白发的礼部官员说着今年的况,这些人都是各地名极一时,写出过不少好文章的有才之人,在各郡举人考试的成绩中名次也相当优异。

  “这些人我之前就早已知晓,有什么新人吗?”

  “这个”

  白发官员平时负责忙于相应的考试事务,对于一些新人不善了解,一时竟有些失语。

  见上司陷入窘迫,边上一个礼部官员连忙开口说道。

  “我倒是知道一个有意思的人。”

  “哦,是什么人?”

  二皇子露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

  “羊山郡——杨木,西北三郡举人考试第十二名。”

  “这个名次似乎不高啊。”

  二皇子淡淡的说道。

  这个名次确实不高,安莱国除开帝都安莱城,还有有十二个举人考点,每个考点每两年都会出一批新晋举人。

  一批二十四人,名列十二名只能算是中游,放在普通郡城之中虽然还算不错,但放在整个安莱国来说,就平平无奇了。

  不过二皇子知道手下的这些官员的品,没有理由不会贸然说出来,必然还有下文。

  “杨木今年才十五岁。”

  “这么说他十四岁就是举人了,那倒确实有些才华。”

  二皇子点了点头,能够在十四岁中举,说明对于书本的领悟已经到了极高的程度,这样的人,未来中进士几乎是铁定的。

  但这样的举人虽然不多,每年也会有一些,还不足以称为有意思。

  “有意思就在于他写的举人考试文章极具争议,半年前阅卷时我和另一位阅卷官负责检查西北三郡的试卷。检查到杨木试卷时,一人觉得当评前三,另一人觉得只能勉强上榜,最后申请复裁之后,判定给了杨木一个十二名的名次。”

  “哦,你们判定的依据是什么?”

  这个时候二皇子终于来了兴趣。

  安莱国能够成为阅卷官的人都是阅卷无数之人,他们对于试卷的真实水平已经有了极高的认知,一般不会出现如此大的偏颇,名的差距便已经够大了,更别说差了二十名。

  “我是当时认为当评前三的阅卷官,依据是因为杨木的举人文章条理清晰,逻辑明白,并且非常有新意,对于赋税的认知也非常深入,确实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随着此人说完,边上一位微胖的阅卷官连忙走了出来,拱手行礼说道。

  “我是当时评勉强入榜的阅卷官。杨木的文章,虽然有些逻辑,但对错还有待商议和验证,而其文章中狂妄自大之气溢出纸面,所以我给他评了一个勉强入榜。这几我还听说他在舍园里孤傲自癖,不与他人交流。”

  骄狂自大是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