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火枪出世
人跟宁泽汇报华郡遭受唐牛攻击时的损失,包括消耗掉的爆炸弩、磷火罐、地雷、炸弹等一系列贵重武器。

  这场战斗,使得秘密研究所某些材料出现缺口。

  一个是磷矿,一个是制造火药的硝石矿。

  华国境内只有少数几个矿产,每个月出产部分磷矿和硝石矿送往华郡。多数是通过商会,跟其他势力购买。

  其中出产磷矿最多的是卞州,也就是唐牛势力。

  硝石矿是云州比较多。

  各个势力争战不休,可是并不禁止商会交易。因为唐牛、陆骢、马健也需要通过商会,从华国获取各种物资,包括纸张。

  当然,各个势力之间对物资交易都有限制,虽然不知道磷矿、硝石矿被宁泽用作制造磷火罐、火药,适用于各种新式武器,每次交易也有上限,按照现在的量,同样很难弥补最近大量使用所造成的消耗。

  宁泽能做的,一是让商会说服唐牛、陆骢势力,放宽磷矿和硝石矿的限制,进口更多矿物用作武器生产。二是寻找属于自己的丰富矿产,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

  于是他联系商会,秘密开会商议此事,说服商会成员为自己运作,设法从唐牛、陆骢势力购买更多矿物。为此,可以拿出新出产的各种玻璃制品,以珍贵琉璃之名换取。

  至于寻找属于自己的丰富矿产,这个一直有做,可是华国境内磷矿、硝石矿确实不多,这是地理环境决定的。想要改变这个状况,除非攻下周、梁两国。

  冬季,各方势力都在处理因战争引起的问题,私底下通过商会或者外交方式解决问题。

  熙华6年,春。

  卞州东城、戴云、萌褚等多个郡城出现大地震,造成巨大伤亡。

  百姓惶恐,一时间谣言四起,都说唐牛作为皇帝不顾民生,过于好战,所有降下天罚。

  周国境内人心不稳,出现不少动乱的种子。

  虽说是盟友,遇到这样的状况,陆骢、马健表面上加油打气,并且给予资助,却在暗中支持动乱。

  对方盟友尚且如此,华国作为敌对势力,自然也会插手。

  唐牛焦头烂额,被地震灾难和内乱搞得格外头痛。为了解决问题,梅绪建议他下罪己诏,首先压下百姓舆论,然后动员全国力量集中救灾。至于某些有可能造成内乱的种子,暂时监视起来,注意对方一举一动,双管齐下。

  唐牛别无他法,于是按照梅绪所说,让他帮忙写下罪己诏,盖上玉玺公布于众。

  百姓舆论果然压制下来,唐牛下令动员全国力量击中救灾,一方面监控某些暗地里有动作的人物。

  幸灾乐祸往往没有好下场。

  果然,当陆骢、马健因为唐牛被大地震弄得焦头烂额,心中暗喜之时,自己国内也出现灾难。

  陆骢的梁国云州境内,多地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推断与卞州的大地震有些关联,造成相当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南成境内,因为突入其来的台风造成大靖、锦屏、崇文、闽江、娄山等多处郡城淹水,无数百姓家园被毁、流离失所。死伤、失踪人口极多。

  南成靠海,几乎每年都有台风造成的巨大损失,倒是有些习惯了。

  华国这几年在宁泽治理下,一直注重各地防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