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施小计平定后宫,圣旨下景掣远走
摸到那红包,便听到周尚宫道:“娴夫人过谦了,圣上点您协理后宫,自然是您有过人之处。什么地方需要下官出力的,您尽管说。”推开了宫女手中的托盘,继续道:“下官做事,自有俸禄,再拿夫人的红包,不合规矩!”

  成海也一样的动作,接话道:“奴才在御前当差,夫人这不是为难奴才吗?有什么事是奴才能做的,您尽管吩咐。”

  这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倒是杨鸿不是不识大体了。僵硬在空中的手迟疑了片刻,也推开了宫女手中的托盘,学着他二人的模样说道:“奴才也是这个意思。”

  杨鸿贪财,周尚宫清高,成海会看势头。简单一试,才知道外界的传言一点不假。娴夫人也不再与他们客气,从颂兰手中接过记事的册子,逐一说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三个人并排坐着,自然都要表现出自己的风范,完全没有了推诿扯皮的模样。至于杨鸿,也算是识破了苏玉笙的良苦用心。

  这个女人嘴上说着自己什么都不会,实则下足了功夫,除了十分细节之处没有顾及到,其他各项安排得清清楚楚。成海与周尚宫都不是蠢人,明账当前,他已然是贪无可贪。皮笑肉不笑的领下了宫中彩灯排布的工作,还要保证做得最好,压压其他二人的士气。

  每年宫中的赏赐都要过周尚宫的手,什么规矩她自然清楚,苏玉笙才说,她也就应下了差事,没有多话。今年贺寒云的三十万亩盐田有了三百万两银子的收益,分拨宫中一百万两,解决了许多迫在眉睫的事。核算下来,如今也还有七八十万两,足够宫中的打赏。

  上元节的宴席,依旧落在了成海肩上,一来他除夕宴安排的妥当,魏帝很是满意。二来,这是御前讨好的差事,他也乐意再操劳一番。

  “诸位,本宫还算识得两个字,一切账目务必分明,每日午时与酉时都须到锦绣宫内报银钱用度,这样也是为了避免日后旁人找话说。弄得三位,出了力还不讨好。”

  说得倒像是为了他们考虑,实则断了有人偷天换日的念想。

  “还是夫人思虑周全!”成海不禁赞叹道。

  回了宣政殿,将今日锦绣宫所见所闻一一说与姬宏铎,他只是一笑:“论人情世故她不敌景葙,可是谨慎盘算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便是魏帝对娴夫人的评价,而后又与谢致商议景掣之事,不再与成海搭话。从二人的对话间,成海也隐隐感觉到,景掣此番只怕是死罪能免,活罪难逃。

  景府宣旨的事没有让成海去办,一切也都是上元节之后的事了。谢致亲笔起草了圣旨,又交给魏帝御览,盖上玺印后才骑快马向景掣府中而去。圣意明确,贬景掣至边塞扶离任军中参军。这几乎是一个闲职,不过是让他暂时远离京都,待上几年。等着这件事过后,再做打算。

  “兄长,我是冤枉的啊!”

  谢致走后,景掣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到景淮府中喊冤。景淮避之不及,勉强见他已经是看在手足之情而冒险,哪里还管他什么冤不冤的鬼话。

  “留着一条命你就庆幸吧,崔迁站笼而死,崔壬又被削了爵位,你能比他们更冤枉?”

  景淮说罢,让管家送客,自己回了书房。

  “这是一盘大棋,有人要开始下手了,我说得没错吧?”

  书房中等候的是冢宰朱聪,景淮无奈的叹气,与朱聪共对一盘棋。无论是朱聪或者吴衡,他都不想与他们为敌,也不想与他们为伍。可现在还由得他去选择吗?好在,景掣经此一难保住了一条命,只望他能够在边塞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