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甘与野心
大的本钱银子,必定是国公府占了一多半,但因为有晋王府这头的保驾护航,定然是一本万利!

  就是紧随其后的那几家,也必定是……此刻倘若再有迟疑,已是万不能够了。既能给庶长子留一份家资,还可顺带着攀上晋王只怕再没有比此事,更靠谱的机会了。

  一改方才的踟蹰,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兄弟二人后才正色叮嘱两人几句:“既然你无意此桩,日后你大哥随晋王挣回丰厚的银两,也莫要旧事重提,伤了兄弟之情!”

  “儿子有朝廷的俸禄,那里贪图这区区小利!”满脸的不可一世倒是颇有几分功力,绕是婍姐儿此刻一旁站了,也必定是信以为真。

  果然这多年的演技不是做假,再看这旁的父子二人皆是忍住心中好笑,却又不敢流露太多,面上的神情不免有些僵直,只是单晏他不及察觉罢了。

  父子俩自认为是万无一失,然而在一旁之人的眼中,却是窘态十足,贪婪之色在那旁庶长子的眼中一闪而过,又哪里逃得过他的敏锐目力,真真是井底之蛙不值一提。

  再听这旁座上的父亲大人一声长叹:“如今我郡王府再随了其余几家入股这桩不免落人口舌,此番就以你自己的名头,却是无碍。”

  果然是有求必应,晌午时分郑氏的一招制胜,还真是毫不费力手到擒来!挺直了背脊,面上流露出些许的不屑之色,但心中已是几个转念。到底所料不错,只要他张口便能成事。对于父亲常年娇宠这庶长子,潜移默化间早已成了习惯,单晏可是了如指掌。

  所以当郑氏说出了借由庶长子的妻子顾氏之口,道明其中的利害得失,必定是万无一失。而这一确实的消息,自然是由闻讯前来帮手整理听涛苑的管事妈妈,不经意间流出去此处的。

  不消打听这管事妈妈是哪方人马,只要将此事的利弊,一一详细说明清楚,便会被这一行外来的仆妇,顺利带回各自的主子那里。

  而对于,此时郡王府中旁的势力,只怕除了自己夫妻二人外,其余皆被后院的柳氏掌握了九成以上。所以,这消息的传递从来就不是问题所在,更为关键的是那管事妈妈是否能将此桩传递分明,才是重中之重。

  为此,婍姐儿是特意提笔写就了一篇稿件,让丫鬟们几个悉数背熟了内容,才分头去了院中各处假装私下议论,说与那些特意前来打探消息的仆妇们知晓罢了。

  也正是因决断够快,才能抢在明天到来之前,索性叫庶长子这头占了先机,若非如此还真不好说,明日起身后单晏是要装病多留一日为好,还是直接出门访友忘了时辰,继而误了这桩已此借口推辞干净为妙?

  总之由他们那头心甘情愿接手下来,才是上上之选。毕竟婍姐儿可算是初来乍到,成婚之时她即刻被发配偏远院落,哪里知晓这府中各处的远近分布,更不曾有过机会同庶出的几家妯娌,说上只语片言。

  早先一步回到了听涛苑里,她也未曾唤入了原先那一众仆妇聚集跟前自报家门,以便花名册上作了标记。这般松散行事,正是应合了自己本是出身乡野,未曾见过什么大世面的放任作派。

  如此一来,自然等同于给外人留了可趁之机,反之也更让人对自己乌有倚仗的孤女身份,更为安心。说到底,这才是婍姐儿的目的所在,人生地不熟一切皆多看少动为妙。静观其变自有其好处在,何况一家之主的郡王爷信了后院的柳氏多年,习以为常哪是容易改变的。

  与其一回京便迫不及待试图接手府中庶务,倒不如先摸摸那人的深浅方是上策。姨娘身份就算郡王再是宠信,也难以做到如此这般一手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