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小有名气
��业重新收缴回来。
何况眼下在郡王长子的口中,获悉了那些难得的讯息,更是让他信心倍增。若说此前他们兄妹就曾坐定分析过,如今这朝中的局势变化,但都不如这位所知的详尽许多。
再加上,他单晏眼下也正经成了端王埋在地下的一条暗线,自是不同寻常。当日与自己提起了几桩过往,都叫人是暗自惊心不已,更是无法相信若没有这么一位同盟,此后的大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绕是早年就被逼离开了国公府,但对于朝中纷乱不堪的党争也好,还是皇子们的野心勃勃也罢,都是并不陌生。毕竟是功勋世家的子弟,单论昔日的玩闹在一切的三五好友中,总免不了有那么几个宗室公子。
即便对这两位同胞兄弟之间的诸多恩怨,不甚明了,但对于单晏所提之言,还是深信不疑。
昔日这故友的禀性如何,自己是再清楚不过的,更别提此番联手对付二房,也是这位首先提议的。而且,双方坐定将自家手中掌握的消息一并拿了出来,才知道当日妹妹被设计入局,也有那晋王的幕后助力。如今连自己的真实身份都无法对人明言,又何来避讳,不避讳一说,反倒是听了单晏的一番推论后,更是怒不可遏!
什么,当年父兄战死边关也是有人从中使得手段,再等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思量,还真有不无可能。不说当今那位对自家这般的世代功勋颇为忌惮,即便在先帝手中也有几家功勋遭了劫难,只不过那几家多半是子嗣凋零,再不复当年。
但自家不同,不说嫡出一脉人丁兴旺,就是旁支庶出也都是大有人在。要不是武官的地位今非昔比,朝廷又因边关多年无战事,早已陆陆续续免了好几波的兵役,指不定郑氏一族在朝为官之人,更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数字。
只不过一切都有其定数在,盛极必衰,时至今日郑姓一门中再无半个嫡脉子孙任职军中了。而此刻唯独被晋王看重的财源滚滚,其中也足有七成的买卖,是原本属于大房的产业。
如今就是在郑清如看来,或许那盛极必衰之后的否极泰来,也刚好应验在了这经营商号一事上。原先他还是功勋世家子时,也曾不怎么瞧得上眼的买卖生意人,而今却成了他夺回自家产业的唯一手段。
不过在这许多年的亲身经历之下,早已丢弃了昔日的好些片面之见,若这世上乌有便利货物买卖的商户,又哪里来得京城繁华。再别提就是军中的所需,也有不少便是离不了他们之手。
别看郑清如这里速度不慢,一到京城就着手筹备酒楼,但另一头的小杂货铺子,也不曾耽误了买卖。要想生意做得顺当,对于各地讯息的掌握却是万分重要。而这间专卖南方特产的小铺面,无意间就等同于传递大小消息的最佳途径。
所以,郑清如非但没有轻视与它,反倒比照着妹妹留下的经营之法,另在外城也同样设立一处专营西北特产的杂货铺子,当然名字依然是沿用了之前落在兄妹俩名下的‘有间商号’。
此刻也惟有单晏主仆几个是格外纳闷,放着那些传统惯用的商号之名不选,怎么就启用了这么个颇为怪异的?然而,就在他们入京半月后,另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传来,倒叫叶师爷都忍不住惊呼连连。
“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这才多少日子,记得我们离开南方不过个把月而已,他们家的‘有间商号’就在南方各地,开设了大小商铺足有一十六家之多,可见其实力是不容小觑!”
听闻这一消息,就是他单晏也万般吃惊:“要说之前就同这小丫头打过交道,可如今的速度也太出乎意料之外了。如此看来之前必定是顾虑重重,才没能�
何况眼下在郡王长子的口中,获悉了那些难得的讯息,更是让他信心倍增。若说此前他们兄妹就曾坐定分析过,如今这朝中的局势变化,但都不如这位所知的详尽许多。
再加上,他单晏眼下也正经成了端王埋在地下的一条暗线,自是不同寻常。当日与自己提起了几桩过往,都叫人是暗自惊心不已,更是无法相信若没有这么一位同盟,此后的大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绕是早年就被逼离开了国公府,但对于朝中纷乱不堪的党争也好,还是皇子们的野心勃勃也罢,都是并不陌生。毕竟是功勋世家的子弟,单论昔日的玩闹在一切的三五好友中,总免不了有那么几个宗室公子。
即便对这两位同胞兄弟之间的诸多恩怨,不甚明了,但对于单晏所提之言,还是深信不疑。
昔日这故友的禀性如何,自己是再清楚不过的,更别提此番联手对付二房,也是这位首先提议的。而且,双方坐定将自家手中掌握的消息一并拿了出来,才知道当日妹妹被设计入局,也有那晋王的幕后助力。如今连自己的真实身份都无法对人明言,又何来避讳,不避讳一说,反倒是听了单晏的一番推论后,更是怒不可遏!
什么,当年父兄战死边关也是有人从中使得手段,再等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思量,还真有不无可能。不说当今那位对自家这般的世代功勋颇为忌惮,即便在先帝手中也有几家功勋遭了劫难,只不过那几家多半是子嗣凋零,再不复当年。
但自家不同,不说嫡出一脉人丁兴旺,就是旁支庶出也都是大有人在。要不是武官的地位今非昔比,朝廷又因边关多年无战事,早已陆陆续续免了好几波的兵役,指不定郑氏一族在朝为官之人,更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数字。
只不过一切都有其定数在,盛极必衰,时至今日郑姓一门中再无半个嫡脉子孙任职军中了。而此刻唯独被晋王看重的财源滚滚,其中也足有七成的买卖,是原本属于大房的产业。
如今就是在郑清如看来,或许那盛极必衰之后的否极泰来,也刚好应验在了这经营商号一事上。原先他还是功勋世家子时,也曾不怎么瞧得上眼的买卖生意人,而今却成了他夺回自家产业的唯一手段。
不过在这许多年的亲身经历之下,早已丢弃了昔日的好些片面之见,若这世上乌有便利货物买卖的商户,又哪里来得京城繁华。再别提就是军中的所需,也有不少便是离不了他们之手。
别看郑清如这里速度不慢,一到京城就着手筹备酒楼,但另一头的小杂货铺子,也不曾耽误了买卖。要想生意做得顺当,对于各地讯息的掌握却是万分重要。而这间专卖南方特产的小铺面,无意间就等同于传递大小消息的最佳途径。
所以,郑清如非但没有轻视与它,反倒比照着妹妹留下的经营之法,另在外城也同样设立一处专营西北特产的杂货铺子,当然名字依然是沿用了之前落在兄妹俩名下的‘有间商号’。
此刻也惟有单晏主仆几个是格外纳闷,放着那些传统惯用的商号之名不选,怎么就启用了这么个颇为怪异的?然而,就在他们入京半月后,另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传来,倒叫叶师爷都忍不住惊呼连连。
“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这才多少日子,记得我们离开南方不过个把月而已,他们家的‘有间商号’就在南方各地,开设了大小商铺足有一十六家之多,可见其实力是不容小觑!”
听闻这一消息,就是他单晏也万般吃惊:“要说之前就同这小丫头打过交道,可如今的速度也太出乎意料之外了。如此看来之前必定是顾虑重重,才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