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引而申之
的主人当初置办下此处,或许压根就没想过将他做中转之用?”
“先生以为,那家主人不过是较为隐蔽的天然良港,停泊自家船只罢了,还是只将其做一处储粮的所在?”顺势,又缓缓瞥了一眼紧随在旁的渔船,显然也是经常往来此处的相熟之人,此刻已抢先一步对着这里高声吆喝了几句。
显然是用了他们本地的方言,即便他们一行已在这南方地界走了足有月余,但想要听懂这独有的语调,的确还是差得太远。同身边之人苦笑着对视了一眼,便重又转回向前方望去:“只怕当初,他家主人也不曾料到,会有今日这般局面。引得附近十多处,甚至数十处的岛民纷纷来贸易日常的所需。”
“或者他们当初选中了这方地界,也有可能正是为了远离岸边另设一处,可低价收购海上特产的所在?”被自家这位如此一提,一旁的叶先生也已含笑补上了另一个可能。
就在此刻,忽听得耳旁传来老船主的朗声提醒:“两位客官,要准备靠岸停船了,等上了岛后还请莫要走出市集的街面才好,毕竟你们是头一回来,要是叫他们庄上当作贼人扣了,可怎么好!”
“自是不会给船家你添麻烦。只是我们头回绕行各个岛屿,不曾想要这里还有一个像样的集市,也没随身带了货物,跟着你们四处走走可成?”
忙是笑着使劲点了点头:“怎么不能,他们码头旁的集市本来就是等你瞧上了眼,才拿物件来换,就算一时没遇上中意的,也不是没过的事儿,不碍事的!”朗声保证着,又回头招呼了一声自家的侄儿准备靠岸。
待这旁停稳,再仔细看向这所谓的码头,反倒叫单晏是忍不住暗吃了一惊!真是只为了便利来往此地交换货物的邻近岛民不成?瞧着整齐划一的布局,旁的不论,单说这泊位数便已叫人为之一震。
“就算再三倍的货船,也足可在此停泊,而且那片空出的所在显然也是为修建第二个码头,所预留的所在。”偏转身来,示意了叶先生一眼,才又不加掩饰地惊呼一声:“先生再看那旁所谓的码头集市规模?为何单将一边建成了简易铺面的模样,而这条道面却都是实打实用完整的青石板铺就而成!”
“好大手笔!这到底是何等样的权贵之家,居然不惜耗费在这偏远之境,设如此一处看似十分简易的小集?”若说先前在他们两人看来,这海岛田庄的主人,不过是看重了此处因远离海岸,自是独占了耕田低廉这一最大的优势。却不想,这家主人并不短缺金银,反倒是位有钱无处花的主。
旁的不论,单看这齐整铺就的宽敞道面,就叫人为之大吃一惊!
反倒与一旁显然太过简陋的铺面,成了这集市街口处最为鲜明的对比。正待两人禁不住面面相觑之际,就听得经过他们身边,那老船主家的大侄儿,笑着指了指道面上的石板,忙又回头看了一眼那旁也已停稳了船只的王姓一家:“喏,这里用来铺道面的石板,就是今天叫咱们遇上的老王家,拿来同他们田庄换了足足一年的口粮与肥羊!”
“啥,一年的口粮?你家船主刚才不是说起,这岛上不过才百余人而已,怎么能种出这许多粮食来?”率先惊呼出声的正是一旁已然瞪大了双眼的老先生叶远。
这位虽不曾做过农事,但对于农耕之事也算略有知晓。眼下不敢肯定这岛上的庄户们,又何过人之处,就百多人的劳力而言,怕是不足以另分了一年的口粮与人。
原因无他,那旁停船上岛的人数,此刻已给了两人明确的答案足足有十二人之多。
仍是不信,返身退了半步再多追问一句:“小哥说的老王家一年的
“先生以为,那家主人不过是较为隐蔽的天然良港,停泊自家船只罢了,还是只将其做一处储粮的所在?”顺势,又缓缓瞥了一眼紧随在旁的渔船,显然也是经常往来此处的相熟之人,此刻已抢先一步对着这里高声吆喝了几句。
显然是用了他们本地的方言,即便他们一行已在这南方地界走了足有月余,但想要听懂这独有的语调,的确还是差得太远。同身边之人苦笑着对视了一眼,便重又转回向前方望去:“只怕当初,他家主人也不曾料到,会有今日这般局面。引得附近十多处,甚至数十处的岛民纷纷来贸易日常的所需。”
“或者他们当初选中了这方地界,也有可能正是为了远离岸边另设一处,可低价收购海上特产的所在?”被自家这位如此一提,一旁的叶先生也已含笑补上了另一个可能。
就在此刻,忽听得耳旁传来老船主的朗声提醒:“两位客官,要准备靠岸停船了,等上了岛后还请莫要走出市集的街面才好,毕竟你们是头一回来,要是叫他们庄上当作贼人扣了,可怎么好!”
“自是不会给船家你添麻烦。只是我们头回绕行各个岛屿,不曾想要这里还有一个像样的集市,也没随身带了货物,跟着你们四处走走可成?”
忙是笑着使劲点了点头:“怎么不能,他们码头旁的集市本来就是等你瞧上了眼,才拿物件来换,就算一时没遇上中意的,也不是没过的事儿,不碍事的!”朗声保证着,又回头招呼了一声自家的侄儿准备靠岸。
待这旁停稳,再仔细看向这所谓的码头,反倒叫单晏是忍不住暗吃了一惊!真是只为了便利来往此地交换货物的邻近岛民不成?瞧着整齐划一的布局,旁的不论,单说这泊位数便已叫人为之一震。
“就算再三倍的货船,也足可在此停泊,而且那片空出的所在显然也是为修建第二个码头,所预留的所在。”偏转身来,示意了叶先生一眼,才又不加掩饰地惊呼一声:“先生再看那旁所谓的码头集市规模?为何单将一边建成了简易铺面的模样,而这条道面却都是实打实用完整的青石板铺就而成!”
“好大手笔!这到底是何等样的权贵之家,居然不惜耗费在这偏远之境,设如此一处看似十分简易的小集?”若说先前在他们两人看来,这海岛田庄的主人,不过是看重了此处因远离海岸,自是独占了耕田低廉这一最大的优势。却不想,这家主人并不短缺金银,反倒是位有钱无处花的主。
旁的不论,单看这齐整铺就的宽敞道面,就叫人为之大吃一惊!
反倒与一旁显然太过简陋的铺面,成了这集市街口处最为鲜明的对比。正待两人禁不住面面相觑之际,就听得经过他们身边,那老船主家的大侄儿,笑着指了指道面上的石板,忙又回头看了一眼那旁也已停稳了船只的王姓一家:“喏,这里用来铺道面的石板,就是今天叫咱们遇上的老王家,拿来同他们田庄换了足足一年的口粮与肥羊!”
“啥,一年的口粮?你家船主刚才不是说起,这岛上不过才百余人而已,怎么能种出这许多粮食来?”率先惊呼出声的正是一旁已然瞪大了双眼的老先生叶远。
这位虽不曾做过农事,但对于农耕之事也算略有知晓。眼下不敢肯定这岛上的庄户们,又何过人之处,就百多人的劳力而言,怕是不足以另分了一年的口粮与人。
原因无他,那旁停船上岛的人数,此刻已给了两人明确的答案足足有十二人之多。
仍是不信,返身退了半步再多追问一句:“小哥说的老王家一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