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择地而居
自家主子的敌意之深。没有如此觉悟,又怎会如同其余之人一般层层设防,对于正院来人时刻提防一二。
因而,由最初之时起,便刻意将她们二人排出在外。如此既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是有意保护她们两个,莫要太早卷入此事。别看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较之颠沛流离许久时日的四个小丫鬟而言,如今在厨房当差的那两人,尚算不错。
想到早日寻了借口,让文竹去一趟姑母处送信,便不由自主瞥了一眼厨房那方:“她们两人眼下知道双方的恩怨,时日尚早。但在此事之上,却可出上一份力。”
一边让文竹收妥了桌上之物,一边唤过人来,将那两个小丫鬟寻了来说话,便已在林妈妈耳旁低声告诉了几句。只见老妈妈也是缓缓颔首,应了一声后便领着黄桃两人,转回了东厢之中。
两人匆匆赶来,才刚门旁立定就听自家小姐,缓声言道:“如今有你们两个厨房当差,也不必照之前那般每日煎药,反倒可寻了外院的厨娘,学几样拿手的饭食,等日后随了我姑母搬离之时,也可发挥所长,有用武之地。”
本就用心当差的两人,早在先前被告知身契转入这位名下,便已暗自欢喜了一阵。要说自家这主子脾气不错,又不似别家小姐那般跋扈非常,已算是万幸之事。
若说在离开荒宅之前,还未觉得杨桃姐姐常挂嘴边的言语,确实非常。但当这一路来的所见所闻,便已逐渐认同了起来,毕竟出了荒宅那片,马车路径大小城镇之时,都会听过有关主家厉害,奴仆苦不堪言的事例。
旁的不提,单这两日中偷听院前看护的老婆子们,私下的小声议论,便是可想而知。何况,与她们而言自家小姐本就是国公府,正经主子的身份,却被正院那位说成本家亲戚一事,颇为错讹。
不过在院中几位姐姐有意无意的暗示下,才未敢开口追问其中的根源何在。但心中的疑问,却始终在脑海中一遍遍的掠过,此刻再听自家小姐这么一提,愈发是深信不疑。
显然如今正院里住着的那位大小姐,并非如外间传言的那般,是位温婉好脾气的主。反倒极有可能,对自家的孤女堂妹,很是不屑。
至于仍在南方书院用功苦读的两位小爷,这两个小丫鬟也只有过些许的耳闻罢了,但在她们看来,想必府里对待那两位主子,也未必会比自家小姐好上三分。
从当场卖身入府起,一路跟随的就是眼前这位,而今听到自家小姐的种种不公遭遇,自是越加用心厨房的差事。也因此,不过两日功夫本就打算,不日启程的大小姐,突然有了一个急切的念头,带上东园堂妹身边的贴身之人,去到姑母处明示大归后另择他处安身之事。
“大小姐为何如此着急,待我们回去京城,再与主子商议岂不更为妥当?”一旁仍有不解的老嬷嬷,忙是低声劝道一二。
却被这位小主子,当场拦道:“嬷嬷还不明白,若是叫她们姑侄俩得了先机,我们二房岂不是有苦难言?别看我家那位小堂妹,自小跟了姑母去到南方静养,但在姑母眼中,只怕还是留在京城之内方是上上之选!”
听得此举,那旁的老嬷嬷已是微微一征,才要启口追问一句,又被这旁之人抢先一步,继续言道:“嬷嬷也是久居京城的,若是问起两地大夫的能耐,相较之下可是一目了然?”
“呀,果然还是大小姐您深谋远虑!”惊呼出声,心中也不由暗暗庆幸,如此看来自家也算没押错宝。要说夫人本就是个懂得算计的主,但眼前这位尚未及笄的大小姐,恐怕也并不如先前所见那般简单。
自然又联想到
因而,由最初之时起,便刻意将她们二人排出在外。如此既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是有意保护她们两个,莫要太早卷入此事。别看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较之颠沛流离许久时日的四个小丫鬟而言,如今在厨房当差的那两人,尚算不错。
想到早日寻了借口,让文竹去一趟姑母处送信,便不由自主瞥了一眼厨房那方:“她们两人眼下知道双方的恩怨,时日尚早。但在此事之上,却可出上一份力。”
一边让文竹收妥了桌上之物,一边唤过人来,将那两个小丫鬟寻了来说话,便已在林妈妈耳旁低声告诉了几句。只见老妈妈也是缓缓颔首,应了一声后便领着黄桃两人,转回了东厢之中。
两人匆匆赶来,才刚门旁立定就听自家小姐,缓声言道:“如今有你们两个厨房当差,也不必照之前那般每日煎药,反倒可寻了外院的厨娘,学几样拿手的饭食,等日后随了我姑母搬离之时,也可发挥所长,有用武之地。”
本就用心当差的两人,早在先前被告知身契转入这位名下,便已暗自欢喜了一阵。要说自家这主子脾气不错,又不似别家小姐那般跋扈非常,已算是万幸之事。
若说在离开荒宅之前,还未觉得杨桃姐姐常挂嘴边的言语,确实非常。但当这一路来的所见所闻,便已逐渐认同了起来,毕竟出了荒宅那片,马车路径大小城镇之时,都会听过有关主家厉害,奴仆苦不堪言的事例。
旁的不提,单这两日中偷听院前看护的老婆子们,私下的小声议论,便是可想而知。何况,与她们而言自家小姐本就是国公府,正经主子的身份,却被正院那位说成本家亲戚一事,颇为错讹。
不过在院中几位姐姐有意无意的暗示下,才未敢开口追问其中的根源何在。但心中的疑问,却始终在脑海中一遍遍的掠过,此刻再听自家小姐这么一提,愈发是深信不疑。
显然如今正院里住着的那位大小姐,并非如外间传言的那般,是位温婉好脾气的主。反倒极有可能,对自家的孤女堂妹,很是不屑。
至于仍在南方书院用功苦读的两位小爷,这两个小丫鬟也只有过些许的耳闻罢了,但在她们看来,想必府里对待那两位主子,也未必会比自家小姐好上三分。
从当场卖身入府起,一路跟随的就是眼前这位,而今听到自家小姐的种种不公遭遇,自是越加用心厨房的差事。也因此,不过两日功夫本就打算,不日启程的大小姐,突然有了一个急切的念头,带上东园堂妹身边的贴身之人,去到姑母处明示大归后另择他处安身之事。
“大小姐为何如此着急,待我们回去京城,再与主子商议岂不更为妥当?”一旁仍有不解的老嬷嬷,忙是低声劝道一二。
却被这位小主子,当场拦道:“嬷嬷还不明白,若是叫她们姑侄俩得了先机,我们二房岂不是有苦难言?别看我家那位小堂妹,自小跟了姑母去到南方静养,但在姑母眼中,只怕还是留在京城之内方是上上之选!”
听得此举,那旁的老嬷嬷已是微微一征,才要启口追问一句,又被这旁之人抢先一步,继续言道:“嬷嬷也是久居京城的,若是问起两地大夫的能耐,相较之下可是一目了然?”
“呀,果然还是大小姐您深谋远虑!”惊呼出声,心中也不由暗暗庆幸,如此看来自家也算没押错宝。要说夫人本就是个懂得算计的主,但眼前这位尚未及笄的大小姐,恐怕也并不如先前所见那般简单。
自然又联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