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包袱
��片刻后才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艰难万分地吐出几个字:“其实,我也不知道。”
的确,本是自家大伯有心来骗,但自家爹爹竟然不顾骨肉亲情将女儿许了那般的人家,要她心里不怨确实不能。虽说自家爹爹也是因为性子好,耳根子又实在太软,才着了大伯的道。
要不是自家老娘那一声提醒,指不定自己当初就被卖了更不堪的地界。好在被管事妈妈选中,如今又听了林妈妈提到,小姐有意将她们俩领在身边,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就算为了还我们家欠的那笔外债,让我二姐也来小姐跟前当差,也强过给那傻子做媳妇十倍,不,一百倍,一千倍!”一时激动就连大丫鬟文竹推门而入,也不曾听见动静。
待她对面烧火的二花瞧见来人后,才慢慢缓和如初,连忙接了二花喊了一声:“文竹姐姐。”
“二花回家探亲的事儿容易办,你家二姐退亲那桩,此刻正让人打听消息去了,那油坊铺子本就没有多少可以倚仗的实力,顶多花费些银子,也就能直接了了。至于你家那大伯,林妈妈的意思还是由你们自家看着办,实在不愿意一个村里呆着,索性迁了来这里的村子扎根,也是不错。”
“对啊,芽儿姐姐,你们家没有男丁才被你大伯盯上了。如今换个地界照旧种地过日子,又有咱们小姐看顾着,就是你们族里另有眼红的人,再想来寻麻烦也得先找到地,不是?”
的确被二花这么连着提醒了几句,原本还有些茫然的小丫鬟,好似突然有了主心骨一般,转过身来一把拉住对面之人:“求文竹姐姐帮忙在小姐面前问一问,我家人能不能投了她这儿来?”
“这一片也就剩下没几户人家了,旧屋子倒是好寻,可要是种地的话,小姐如今还有病得好生养着,哪里还会出银子置办田产。”才句才刚出口,就听见芽儿一个劲地猛摇头:“我家里原本还留了三亩半旱地,给自家留口粮的,同小院子一起换了这儿的就够过活的。只是那笔帮我二姐退亲的银子,也不知得多少日子才能凑齐还上?”
就见这旁的大丫鬟反倒抽出一只手来,怜惜地摸了摸小丫鬟头上的发辫,含笑安慰道:“你如今有了这份差事,只要用心做好了,单每月就得三百文。再说了,在这里即便是粗使丫鬟,每年也能领四季衣裳,又不愁吃饱肚子,就算一年后才能升了等,也好歹能得三两六钱的样子,你自己算算可是这般?”
别看两个乡间出的小丫鬟,可算起账来也是不慢,忙不迭掰着指头捣鼓了几回后,已是你瞧瞧我,我望向你,同样是一脸的喜出望外。
这两日,一门心思想着各自的要紧事,倒是把这一桩给忘了。
“可不是,每年还有四季衣裳可以领。对了!那天管事妈妈也有说起过的,还说伺候好了二小姐到了腊月里,府里的夫人还另外给打赏什么的,我就没记全乎。”一脸的羞愧,那旁原本兴奋无比的二花已是默默垂了脑袋。
而这旁原本打算提上一句的文竹,却将已到嘴边的话语,当即压了回去。此刻她们俩的身契还不曾拿在小姐手中,还是莫要节外生枝才好。又是微微一笑,接口应道:“正是这么一说,所以你家的那笔银子并不是什么大事,慢慢存给了再还,也就是了。”
就在这头荒宅中,由林妈妈同大丫鬟文竹出面,接手两个外院粗使丫鬟家中之际,京城国公府内的二夫人,也在今日终于等来了回禀安置大房侄女的管事妈妈。
“那日你是亲眼见到的?定是不会看错?”听完了那妈妈的细述,忙又一连追问了两句,见门旁之人一脸肯定的连连颔首,才算有了三分心安:�
的确,本是自家大伯有心来骗,但自家爹爹竟然不顾骨肉亲情将女儿许了那般的人家,要她心里不怨确实不能。虽说自家爹爹也是因为性子好,耳根子又实在太软,才着了大伯的道。
要不是自家老娘那一声提醒,指不定自己当初就被卖了更不堪的地界。好在被管事妈妈选中,如今又听了林妈妈提到,小姐有意将她们俩领在身边,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就算为了还我们家欠的那笔外债,让我二姐也来小姐跟前当差,也强过给那傻子做媳妇十倍,不,一百倍,一千倍!”一时激动就连大丫鬟文竹推门而入,也不曾听见动静。
待她对面烧火的二花瞧见来人后,才慢慢缓和如初,连忙接了二花喊了一声:“文竹姐姐。”
“二花回家探亲的事儿容易办,你家二姐退亲那桩,此刻正让人打听消息去了,那油坊铺子本就没有多少可以倚仗的实力,顶多花费些银子,也就能直接了了。至于你家那大伯,林妈妈的意思还是由你们自家看着办,实在不愿意一个村里呆着,索性迁了来这里的村子扎根,也是不错。”
“对啊,芽儿姐姐,你们家没有男丁才被你大伯盯上了。如今换个地界照旧种地过日子,又有咱们小姐看顾着,就是你们族里另有眼红的人,再想来寻麻烦也得先找到地,不是?”
的确被二花这么连着提醒了几句,原本还有些茫然的小丫鬟,好似突然有了主心骨一般,转过身来一把拉住对面之人:“求文竹姐姐帮忙在小姐面前问一问,我家人能不能投了她这儿来?”
“这一片也就剩下没几户人家了,旧屋子倒是好寻,可要是种地的话,小姐如今还有病得好生养着,哪里还会出银子置办田产。”才句才刚出口,就听见芽儿一个劲地猛摇头:“我家里原本还留了三亩半旱地,给自家留口粮的,同小院子一起换了这儿的就够过活的。只是那笔帮我二姐退亲的银子,也不知得多少日子才能凑齐还上?”
就见这旁的大丫鬟反倒抽出一只手来,怜惜地摸了摸小丫鬟头上的发辫,含笑安慰道:“你如今有了这份差事,只要用心做好了,单每月就得三百文。再说了,在这里即便是粗使丫鬟,每年也能领四季衣裳,又不愁吃饱肚子,就算一年后才能升了等,也好歹能得三两六钱的样子,你自己算算可是这般?”
别看两个乡间出的小丫鬟,可算起账来也是不慢,忙不迭掰着指头捣鼓了几回后,已是你瞧瞧我,我望向你,同样是一脸的喜出望外。
这两日,一门心思想着各自的要紧事,倒是把这一桩给忘了。
“可不是,每年还有四季衣裳可以领。对了!那天管事妈妈也有说起过的,还说伺候好了二小姐到了腊月里,府里的夫人还另外给打赏什么的,我就没记全乎。”一脸的羞愧,那旁原本兴奋无比的二花已是默默垂了脑袋。
而这旁原本打算提上一句的文竹,却将已到嘴边的话语,当即压了回去。此刻她们俩的身契还不曾拿在小姐手中,还是莫要节外生枝才好。又是微微一笑,接口应道:“正是这么一说,所以你家的那笔银子并不是什么大事,慢慢存给了再还,也就是了。”
就在这头荒宅中,由林妈妈同大丫鬟文竹出面,接手两个外院粗使丫鬟家中之际,京城国公府内的二夫人,也在今日终于等来了回禀安置大房侄女的管事妈妈。
“那日你是亲眼见到的?定是不会看错?”听完了那妈妈的细述,忙又一连追问了两句,见门旁之人一脸肯定的连连颔首,才算有了三分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