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十万火急
将弩箭供应上来,不等到士兵们的弩箭用光,用一排供应一排。
半个时辰后,匈奴军伤亡约两千人,而汉军的伤亡连二百人都不到,整个战线却前移了五里,以至于迎面的匈奴军主力不得不两次后退。
短促的号角声响起,匈奴军收兵了。
看来冒顿终于明白,这样做,是以人命在换弩箭,固然可以换得不少汉军弩箭的消耗,但汉军在不断向前,就算一天前进二十里,在汉军弩箭消耗光之前,只怕匈奴军的要地达尔罕也会被占领。何况,要消耗光这些弩箭,匈奴军所付出的人命代价只怕也不少。
看着匈奴军退去,卫长风笑了。
一般来说,步兵先天的打不过骑兵。这是常识。但这个常识没有说,无论步兵手里有什么,无论步兵怎么做都打不过骑兵。
现在,汉军手里有连弩,有神机车,还有与匈奴骑兵一样强甚至更强的骑兵为辅,要想严密防御匈奴骑兵的冲击其实是做得到的,只不过,要防就不能攻。
问题是,为什么要进攻?拿下达尔罕,匈奴就只能退走,如果汉军只是严密防守,慢慢向前,匈奴军又能如何?
任你多少路人马来,我们一概只守不攻,轮流前进,看你怎么办?
此时的匈奴军就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如果强攻,正好是汉军所希望的,由多路冲击变成了一起总攻,双方要硬碰硬,现在匈奴军的冲锋可碰不过汉军的防守。要是不总攻,汉军却就是不理你,任你怎么转,我就走我该走的路。
一句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这就是卫长风从白起的问题中想到的。
大家都在讨论如何打,问题是,是不是一定要打?这个问题要先弄明白才行。
正如卫长风讲的故事,如果小孩子们不去打大孩子,那大孩子又要如何?
当时的结局是那大孩子起了“强攻”,然后,败的很惨。那么,匈奴军呢?现在他们就如同那大孩子一样在一边看着,他们会不会如那大孩子一样也强攻?
还好,冒顿不是孩子。当汉军第二次又行进了十五里并且主动休息后,冒顿终于意识到,他的怪战法被破了。
悠长的号角声响起,匈奴军终于开始后退。
此战双方都伤亡不大,但比较而言,匈奴军在伤亡上吃了大亏,而汉军则在弩箭消耗上比较大。
得知匈奴军撤退的消息,卫长风并没有急于起兵,而是仍按原来的阵形向前,同时向四面远远派出探马,直到确认匈奴军没有了埋伏,才传令全军变成行军队形,向达尔罕前进。
此时的达尔罕已经是人去帐空,由于汉军行军缓慢,匈奴军撤退的倒是很安然,连匈奴百姓们也是一个不剩的跑掉了。不过自然,他们不可能带走所有的帐篷。
汉军进据达尔罕,卫长风却并没有得意之色。
他的确占领了达尔罕,向前匈奴王庭又近了一步,然而,这一战汉军是先抑后扬,而且并没有给匈奴造成多大的杀伤,匈奴军的伤亡累计也不到五千人,主力基本无损,显然,要想真正击败匈奴军,还有一段好长的路要走。
汉军安了营,白起自去处理杂务,卫长风则坐在桌前写公文。
这一回的公文与以前不同,以前只是报功,当然,功报上去基本是石沉大海,除非如方将军那样有价可讲,不然朱尚书奖励卫长风的可能性�
半个时辰后,匈奴军伤亡约两千人,而汉军的伤亡连二百人都不到,整个战线却前移了五里,以至于迎面的匈奴军主力不得不两次后退。
短促的号角声响起,匈奴军收兵了。
看来冒顿终于明白,这样做,是以人命在换弩箭,固然可以换得不少汉军弩箭的消耗,但汉军在不断向前,就算一天前进二十里,在汉军弩箭消耗光之前,只怕匈奴军的要地达尔罕也会被占领。何况,要消耗光这些弩箭,匈奴军所付出的人命代价只怕也不少。
看着匈奴军退去,卫长风笑了。
一般来说,步兵先天的打不过骑兵。这是常识。但这个常识没有说,无论步兵手里有什么,无论步兵怎么做都打不过骑兵。
现在,汉军手里有连弩,有神机车,还有与匈奴骑兵一样强甚至更强的骑兵为辅,要想严密防御匈奴骑兵的冲击其实是做得到的,只不过,要防就不能攻。
问题是,为什么要进攻?拿下达尔罕,匈奴就只能退走,如果汉军只是严密防守,慢慢向前,匈奴军又能如何?
任你多少路人马来,我们一概只守不攻,轮流前进,看你怎么办?
此时的匈奴军就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如果强攻,正好是汉军所希望的,由多路冲击变成了一起总攻,双方要硬碰硬,现在匈奴军的冲锋可碰不过汉军的防守。要是不总攻,汉军却就是不理你,任你怎么转,我就走我该走的路。
一句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这就是卫长风从白起的问题中想到的。
大家都在讨论如何打,问题是,是不是一定要打?这个问题要先弄明白才行。
正如卫长风讲的故事,如果小孩子们不去打大孩子,那大孩子又要如何?
当时的结局是那大孩子起了“强攻”,然后,败的很惨。那么,匈奴军呢?现在他们就如同那大孩子一样在一边看着,他们会不会如那大孩子一样也强攻?
还好,冒顿不是孩子。当汉军第二次又行进了十五里并且主动休息后,冒顿终于意识到,他的怪战法被破了。
悠长的号角声响起,匈奴军终于开始后退。
此战双方都伤亡不大,但比较而言,匈奴军在伤亡上吃了大亏,而汉军则在弩箭消耗上比较大。
得知匈奴军撤退的消息,卫长风并没有急于起兵,而是仍按原来的阵形向前,同时向四面远远派出探马,直到确认匈奴军没有了埋伏,才传令全军变成行军队形,向达尔罕前进。
此时的达尔罕已经是人去帐空,由于汉军行军缓慢,匈奴军撤退的倒是很安然,连匈奴百姓们也是一个不剩的跑掉了。不过自然,他们不可能带走所有的帐篷。
汉军进据达尔罕,卫长风却并没有得意之色。
他的确占领了达尔罕,向前匈奴王庭又近了一步,然而,这一战汉军是先抑后扬,而且并没有给匈奴造成多大的杀伤,匈奴军的伤亡累计也不到五千人,主力基本无损,显然,要想真正击败匈奴军,还有一段好长的路要走。
汉军安了营,白起自去处理杂务,卫长风则坐在桌前写公文。
这一回的公文与以前不同,以前只是报功,当然,功报上去基本是石沉大海,除非如方将军那样有价可讲,不然朱尚书奖励卫长风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