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求救信中的谜
是想求救的,她只是为了写那一封求救信而已。”

  卫长风听得云里雾里的,追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童浩然叹息了一声,说道:“当时正值匈奴大败,李姑娘一个汉人。。。。。。”

  卫长风惊呼了一声。

  不必童浩然再说,他已经明白了。

  李千月写此信时,正是匈奴大败,即将后撤之时,其时战局极为危急,连冒顿自己都不敢说他不会被俘,李千月当然也会想到自己可能为汉军所俘。

  如果是尼娜或王公公为汉军所俘,任他们千般辩解也是无用,必然要送往长安去挨那喀嚓一刀,但李千月却不同。

  李千月不过是一个汉人的普通百姓,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她先在汉军军中以伺候尼娜的名义随军过一段,然后又跟着王公公跑到了匈奴营中。

  这件事,其实可大可小。

  往大里说,算是跟随着王公公一起叛变,也大可杀头;但要往小里说,她不过是一个普通百姓,一时被迷惑或威胁,也不算大事。每年被匈奴掠去的汉人百姓不计其数,如果都算叛变,却不知要杀多少人?

  所以,李千月匆匆写了那一封求救信。

  她的目的还真不在求救,而只是要写那么一封信。有这封信在,万一追究起来,她大可说自己是被王公公所胁迫而投的匈奴军,只要感谢汉军相救就可以了,甚至可以成为大汉皇威无边,解百姓于倒悬的事例。

  一句话:李千月写此信,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已。此后她发现匈奴军毕竟可以后撤,自己不必受被“解救”之危,所以这信也就不必再写了。只是既然有此信,就干脆放在那里,如果汉军发现,也好为日后万一她真的被汉军所俘做一个伏笔。

  所以,她其实对于离开匈奴军大营并不喜欢。因为在匈奴大营中,虽然她为王公公所抛弃,但毕竟还有重归于好的可能,但她对卫长风却十分了解,知道卫长风感情极忠,现在卫长风既然另有新欢,却把她往哪里放?

  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千月其实把感情是放在第二位的,在她那里,第一位的正是如她对卫长风解释为何与王公公在一起的原因:求富贵。

  她想要富贵,而且想要自己独占鳌头,卫长风既已有了童浩然,而童浩然又是兵部尚书之女,她李千月无论如何也排不到第一位,至多算个宠妾,所以她一听卫长风有了童浩然,果断拒绝了白起的相救。

  童浩然见卫长风脸上色变,心知卫长风已经猜到了谜底,她也不好多说,想着只怕卫长风现在心情不会好,而这个心情,正是自己带来的,别的事,她可以安慰卫长风,偏偏这个事却不能,她轻声道:“我先去休息了。”

  说罢悄悄出帐。

  卫长风坐在那里,思潮起伏,良久,他终于用力一甩头。

  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现在,他必须尽快处理军务,明天他就要起兵攻击锡林郭勒,虽然按原计划,该当是等待南路军来一起合力攻击,但现在,他不想再等了。他要再做一回恨天将军,对匈奴军,杀无赦!

  卫长风处理军务直到二更,又特别巡视了一回营房。

  既然冒顿如此激怒汉军,绝不能排除冒顿有什么诡计的可能,所以他必须严加戒备。

  好在,现在倒不必考虑匈奴有什么埋伏,如果现在这情形下匈奴仍有埋伏,那么只能说匈奴的军力实在太强大了,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