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协议
“第一,无论他说话算不算,都只能这样办,咱们只能赌。第二,他当着所有人面承诺一定放童尚书出狱,这话要是传到皇帝那里,结果会如何?真要对质,各位不会不敢吧。”

  众将一下子恍然大悟。

  是啊,这放不放兵部尚书,可是皇帝的大权,你朱令居然承诺到京一定放,而且还设了时限,这可是夺皇帝的权呐,只此一条就是杀头抄家的罪,敢违背承诺,一纸御状告上去,朱令全家都不得活。

  白起见众人都已经明白,又说道:“朱尚书于这勾心斗角之道很是明白的,他方才当着大家直接承诺,就是为了取得信任,如果自己没有把柄在咱们手,咱们也不可能放他。所以他有意的给了咱们这个把柄。只是这件事,如果拖个三五年,就算是把柄也没什么意义了,陛下不会对三五年前的这种事有什么大兴趣,所以我方才问他时间,明确了一月为期,如一月内未放,咱们的状纸就直达陛下面前。”

  “对!”

  “不错!”

  众将纷纷附和着。

  白起却打了个呵欠,看向卫长风:“卫将军,咱们可以散了吧?”

  次日一早,朱令启程回京了。

  行色匆匆而形单影只。

  他现在也不求有人来送行,没人来杀他的头就算不错了。何况他承诺了一月为期,还真得抓紧,有白起在,他只怕没办法再把这个盘翻回来,只能先退一步自保再说。好在自己已经成功得了兵部尚书的权,也算是成功了,只是没有把童云逼到绝路而已。

  一个时辰后,汉军也启程了。

  虽然众人都担心朱令会不会食言,但无论如何,仗还是要打,军机已经被严重耽误,不能再耽误下去了。

  这一回,他们的目标直指六百里外的锡林郭勒。

  启程不久,卫长风就接到方镇海的信,信中先是报告了朱令可能要抓童浩然的消息,又问卫长风打算如何做。虽然信中没有明说,但看字里行间的意思,只怕是打算配合着卫长风起兵造反。

  卫长风看罢了信,立刻点火烧掉,他可不想让这样的信落在别人手里。随即回了一信,令信使立刻送去,信中主要讲的倒是战事,言道北路军已经出动,请南路军也同样出击。在信尾则“顺带”着说到朱尚书已到,众将与朱尚书“相谈甚欢”,朱尚书与童将军“尽释前嫌”,而且正急急回京,“再议”童尚书的事情。

  这封信除了军机之外,都是淡淡的说一些事实,只是,这些说法,相信方将军是能看懂的。

  处理了信件,卫长风自统兵前行,才行三日,天却下起雨来,卫长风见雨水不小,虽然才过午后,也下令安营了。这不仅是雨大难行,而且北路军起兵时,南路军还没有动作,所以北路军也不宜太快。

  众人安罢了营,天却睛了,弄的众我哭笑不得,卫长风叫来匈奴降兵打听,才知道这种了“孩儿雨”在草原上很常见。

  匈奴人称这种雨为“孩儿雨”,意思是说这天气就象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而且变化极快,方才是晴空万里,转眼就大雨倾盆,你还没等反应过来,就又雨过天晴了。

  卫长风见汉军已经安下营也就不必再起营了,再起营也走不了多一会儿天就黑了,干脆下令各士卒就晒一晒衣服,放上小半天的假。

  下罢命令,他向童浩然的帐中走去。

  这三天里忙于行军,卫长风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