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不知火舞红云起 八百比丘素面寒
�个人当然不会是已死的冯熙,也不会是重伤闭关的刘昶,这两个人小龙王都认识。
可是他仔细辨认了对方的冠,服,确认是天子赐礼无疑。
持玉斧钺者有代天巡狩之权,小龙王也不敢造次,只能恭谨地叉手作礼,
“敢问比丘尼统身后的这位大人名讳。”
那人昂头傲然不语,还是由比丘尼统微笑解释道,
“小龙王已然知道贫道俗家姓氏。
应该已有计较才是。
若以世俗礼法论,身后的这位大人应是贫道家兄。”
小龙王此时在脑袋里拼命搜索,胡氏,胡氏望族,啊,只有一支安定胡氏。
这一支胡氏近些年出过什么大人物吗?
他猛得想起一件事,抬头问道,
“阁下可是假节都督胡世玉胡大人?”
胡世玉,名国珍,字世玉,出陇西望族安定胡氏,
祖上历事汉,曹魏,晋,后秦,胡夏,均握兵持剑,鞭扬陇西。
自赫连胡夏为汉所破,胡氏降魏,也因此得了个武始侯的封号。
但胡家自此变得异常低调,甚少干政。
直到当今魏王临朝,初代武始侯薨,这才招新侯爷胡世玉上洛,封都督,假节。
虽然假节是仅次于九锡的殊荣,也有代天巡狩之权,
但是时人普遍认为魏王此举只是为了给胡世玉封一个虚职,将其召入洛阳监视,以控制胡家在陇地的势力。
因为魏国官制沿用三公,兵权握于太尉,
都督这个职衔虽重,却并无具体职司。
此后胡世玉除重大礼祀活动,可免上朝,便真如风评所说,如闲散王爷一般被养在了京师,毫无存在感。
所以小龙王想起这个人来,可着实费了些时间。
只是这胡世玉何时又被授两锡,又为何出现在这里,小龙王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呵,不愧是小龙王。
而今大魏朝野,能记起胡某人的,恐怕不多啊。”
这胡世玉见被小龙王喊破,神情顿时缓和很多,不似最初那般倨傲。
小龙王此时忽然神色一凛,对暅之和庆云道,
“眼下有些事情涉及大魏军机。
你们若是知晓反会招来祸事,两位义弟可否暂避?”
二人均识得大体,一齐躬身退下。
小龙王这才重新望向胡世玉,冷冷说道,
“世人均说胡都督挂了个虚职,此时看来却是被另委重用。
都督所督的,应当是魏王保义军吧。”
“呵呵,小龙王心思缜密,有乃父之风。
你可知这保义军的上代都督,就是令尊拓跋钟馗?”
“什么?”
这次轮到小龙王自己吃惊了。
北保义,南忽律,乃是举世皆闻,却鲜有人知其底细的两支番号。
可是他仔细辨认了对方的冠,服,确认是天子赐礼无疑。
持玉斧钺者有代天巡狩之权,小龙王也不敢造次,只能恭谨地叉手作礼,
“敢问比丘尼统身后的这位大人名讳。”
那人昂头傲然不语,还是由比丘尼统微笑解释道,
“小龙王已然知道贫道俗家姓氏。
应该已有计较才是。
若以世俗礼法论,身后的这位大人应是贫道家兄。”
小龙王此时在脑袋里拼命搜索,胡氏,胡氏望族,啊,只有一支安定胡氏。
这一支胡氏近些年出过什么大人物吗?
他猛得想起一件事,抬头问道,
“阁下可是假节都督胡世玉胡大人?”
胡世玉,名国珍,字世玉,出陇西望族安定胡氏,
祖上历事汉,曹魏,晋,后秦,胡夏,均握兵持剑,鞭扬陇西。
自赫连胡夏为汉所破,胡氏降魏,也因此得了个武始侯的封号。
但胡家自此变得异常低调,甚少干政。
直到当今魏王临朝,初代武始侯薨,这才招新侯爷胡世玉上洛,封都督,假节。
虽然假节是仅次于九锡的殊荣,也有代天巡狩之权,
但是时人普遍认为魏王此举只是为了给胡世玉封一个虚职,将其召入洛阳监视,以控制胡家在陇地的势力。
因为魏国官制沿用三公,兵权握于太尉,
都督这个职衔虽重,却并无具体职司。
此后胡世玉除重大礼祀活动,可免上朝,便真如风评所说,如闲散王爷一般被养在了京师,毫无存在感。
所以小龙王想起这个人来,可着实费了些时间。
只是这胡世玉何时又被授两锡,又为何出现在这里,小龙王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呵,不愧是小龙王。
而今大魏朝野,能记起胡某人的,恐怕不多啊。”
这胡世玉见被小龙王喊破,神情顿时缓和很多,不似最初那般倨傲。
小龙王此时忽然神色一凛,对暅之和庆云道,
“眼下有些事情涉及大魏军机。
你们若是知晓反会招来祸事,两位义弟可否暂避?”
二人均识得大体,一齐躬身退下。
小龙王这才重新望向胡世玉,冷冷说道,
“世人均说胡都督挂了个虚职,此时看来却是被另委重用。
都督所督的,应当是魏王保义军吧。”
“呵呵,小龙王心思缜密,有乃父之风。
你可知这保义军的上代都督,就是令尊拓跋钟馗?”
“什么?”
这次轮到小龙王自己吃惊了。
北保义,南忽律,乃是举世皆闻,却鲜有人知其底细的两支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