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似鸿门宴(2)
�西瓜子,这可能是从爷爷奶奶家额外带回来的东西,小叔叔看不上的吧。

  乏味的回程在花寂半睡半醒间进行,她依稀听见妈妈对爸爸讲:“我们先回自己家。”

  “不是要送东西吗?”

  如果不是小芋头不随他们同回来,她还没有机会去印证自己的想法。

  “先回家!”袁萍清的口气,是命令。

  费了好大的力气,把所有的沉甸甸的袋子,全部从车库院子里,背上家里。

  花平津一直骂骂咧咧,一改在元许村的好脾气,不理解自己媳妇为什么如此多事,费老劲,吃这苦,非要搞回家里,而不是诚意满满的,顺道,一户一户送到人家家门口。

  袁萍清只黑着一张脸,任凭花平津各种不耐烦,过嘴瘾地吐槽,没有解释。

  是的,没错,十多年之久了,每一次从乡下带东西回来,每一次袋子都是非透明,而且绑地结结实实,每一次都要特别用记号注明清楚哪一袋属于谁家,每一次都是婆婆千叮咛万叮嘱不要搞错,每一次袁萍清都乖巧地照做了。

  今天,她不。

  仿佛是有什么东西在袁萍清心里觉醒了。

  于是,袁萍清不顾花平津的阻拦,毅然决然地用剪刀剪开了所有的袋子。

  哪一袋是许宁津(静)的,哪一袋是许家叔叔的,哪一袋是花平津堂兄弟家的,哪一袋又是花平津家自己的。

  当所有的袋子都完全拆开之后,一切都明朗了。

  好像印证了她的猜测,袁萍清冷笑了几声,随后指着花平津说:

  “傻子,大傻子,你自己来看,你自己来看。”

  不一样,全都不一样。

  袋子里,是三六九等。

  就如鱼干为例,大块的,完整的,鱼肉多的,全在其他人袋子里,有序排列着,反观花平津家这一袋子,碎得多,鱼刺多;

  再看酿豆泡,圆鼓鼓的一个球的,和自己家干瘪瘪,有瑕疵的,形成鲜明对比;

  那个腊肉,肥瘦相间的,完整而漂亮的,悉数在别人家;

  而被老鼠家猫咬过的,牙印尚在的,在自己家的袋里。

  ……

  “我早该想到,我真的早该想到,你家的父母亲娘,对我们全都是虚情假意。”

  这一次,袁萍清是真的伤心了。

  这么多年了,她从未想过拆开这些袋子瞧一瞧,她总信婆婆的公正,即便是以前吃到过焦黑的鱼干,她总想是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总想着每家每户都一样,想着平均分。

  可是这是多么矛盾的呀,如果真真的平均分,又为什么作了不同的标记,千叮咛万叮嘱要送到谁手上?

  若不是那天,婆婆拿着现金大洋在她面前试探,若不是女儿花寂说了那么诛心的一番话,她根本不怀疑婆婆对自己有真心,也不会思考这一层关系。

  或许人心是如此来不得被窥探,经不起被考验,这一袋袋对比极其强烈的年货,都是在啪啪打脸,也是在郑重宣告,他们始终都不是姓“许”,他们是外人,连他们父母亲都是这样想的,早就站在对立的阵营里,只是佯装仁善。

  花平津嘴角抽动了几下,他默默去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