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鄢懋卿到任(第一更)
sp; “部堂大人既已摸清了他的脾气秉性,倒也好办的多了。”

  在大明官场混,最重要的便是能够摸清上峰下属的心思。

  处事圆滑,不得罪人。

  在这方面朱纨是有些欠缺的。

  这就需要徐言在一旁多多提点。

  鄢懋卿毕竟是严嵩的人,只要没到非撕破脸的程度,徐言还是不希望朱纨和他起冲突的。

  当然这方面徐言和朱纨都是有底线的。

  只要触及了底线,他们是不可能忍让的。

  “如果晚生没猜错的话,鄢懋卿是来动浙江的钱袋子的。”

  之前早就有风言风语传出,朝廷要给浙江加赋税。

  虽然并没有正式的旨意,但所谓无风不起浪。肯定嘉靖皇帝有这方面的意思。

  浙江本就赋税极重,要想加税自然要有理由。

  从朝廷给鄢懋卿的定位上来看,朝廷是把赋税增长点放在了盐务上。

  这也是很合理的。

  毕竟盐务是为垄断暴利,怎么挤都能挤出来。

  若是鄢懋卿只关注盐务,不插手别的事情。徐言认为不需要过度关注。

  怕就怕鄢懋卿扯虎皮作大旗,借着朝廷的名义巧立名目搞出乌七八糟的税名来。

  嘉靖皇帝很喜欢搂银子,这点万历皇帝算是得了遗传。

  鄢懋卿只要抓住这点做文章,朱纨还真不好说什么。

  朝廷和地方在赋税这方面其实是有天然矛盾的。

  按照大明朝廷官方的说法,地方必须按照摊派的比例足额缴纳赋税给朝廷,剩下的才能自用。

  但地方官员肯定不愿意做别人吃肉自己喝汤的事情。

  于是便有了火耗。

  所谓火耗指的是银子在熔铸过程中的损失。

  正常情况下肯定会有火耗,但比例不会太大。

  演变到后来这就成了一种地方贪污的名正言顺的借口。

  当然朱纨是不贪污的。

  这就意味着缴纳朝廷的赋税剩下的他才能调用。

  这种情况下朝廷多拿一分,朱纨便少拿一分。

  可以预见的是有一就有二,鄢懋卿的胃口会越来越大,与朱纨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明显。

  难啊!

  虽然朱纨已经通过诸多关系和徐阶搭上了线,但徐阶方面并没有明确表态。

  这也正常,像徐阶这种老谋深算的狐狸,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在这种情况下和严党对抗确实需要勇气。

  但朱纨确实需要这笔钱,东南海防大局未定,养兵需要钱,养精兵更耗钱。

  仅靠朝廷拨的军饷,端是什么也做不了。

  “且行且看吧。”

  对此朱纨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鄢懋卿刚刚回到巡抚衙门,便有人求见。

  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