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那时他降怒沈家,若非群臣阻拦,早已将其满门处死。

  永安帝犹豫半响,摇了摇头,“爱卿可还有其他人选?”

  谢昀勾唇轻讽,随口道:“臣也可带兵前去平乱。”

  “爱卿?”永安帝微愣,连连摇头,“不行,不行,爱卿若是前去幽州平乱,燕京谁守?”说罢,永安帝连连叹气,捶胸顿足,“泱泱大熙,竟无一人可用。”

  谢昀没搭腔,静静看他。

  过了许久,永安帝又问:“爱卿以为沈嵩……可信?”

  谢昀抬腕抿了一口茶:“沈家忠心赤诚。”

  永安帝闻声眉眼逐渐舒展:“朕信爱卿。”

  说罢,他吩咐郑礼拟写诏书:“命沈嵩为兵马大元帅,调兵十万,前去幽州平乱,至于监军……”他顿了顿,正神色迟疑,只听谢昀懒洋洋又道:“臣听闻司礼监秉笔太监陈文遇,素有才思奇略。”

  陈文遇?

  所谓监军,君之宠臣,国之所尊,永安帝自是想派身边最信任的宦官前去,当属郑礼,闻言,他沉吟半响,最终点头:“按爱卿所言。”

  郑礼握笔微顿几息,而后挽袖继续拟诏。

  拟好诏书,盖过玉玺,永安帝眼底含笑,看向谢昀:“有爱卿在,朕江山无忧。”

  谢昀不置可否。

  缭绕的香雾笼罩在他的眉眼,仿佛又阴谲了几分。

  *

  嬴晏从医馆回了肃国公府,便换回男装。

  上善院很安静,此时谢昀还没回来。

  嬴晏坐在树下石凳,指尖轻点,心乱如麻。

  旁边站着素秋,瞧见自己殿下神色不太好看,便上前关切问道:“殿下此行,可是遇见麻烦了?”

  嬴晏缓缓摇头。

  春风和煦,暖阳挂天,她却觉得如坠寒窟。

  在母后与霜露病逝之后,她能信任的、敢信任的只有陈文遇。

  不知坐了多久,嬴晏蓦地起身。

  素秋跟上:“殿下去哪儿?”

  嬴晏声音淡然:“回宫。”

  宽大袖口下,素白的指尖紧握,她得知道,陈文遇是蒙在鼓里,还是有意为之。

  嬴晏没回昭台宫,而是直接去了紫宸殿。

  在紫宸殿外面候着的是一位名叫王才和的司礼监太监,嬴晏已然敛好了情绪。

  她从容上前,笑问:“王公公,陈公公可在殿内,我有事寻他。”

  王才和知晓眼前这位殿下同陈公公有交情,便眯眼笑道:“殿下稍等片刻,咱家这便去叫人。”

  嬴晏颔首:“有劳王公公。”

  王才和入内,行至陈文遇身侧,低声道:“陈公公,十四殿下寻你。”

  彼时陈文遇正执握朱笔,在奏章上勾勒重点,以作批朱,永安帝放权,大多折子只由两位秉笔太监批朱,再由太子过目与诸臣商榷,无法决断的再上呈永安帝。

  若是没有疑问,便由司礼监大太监郑礼盖玉玺印,便可下发六部。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