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成本的瓶颈
��应了。

  “行啊,你要多少跟我预定,我好准备”。

  “那太好了老板娘,那我是不是要准备一个小的蒸炉?这冷天放着容易凉”。

  “最好有个吧,可以加热那种比较方便”。

  “那行,我回去准备下,要拿货我跟你联系哈!我就不打扰你们了,先走了”。

  “好的,姐慢走”。

  “她真的要从我们这拿货吗?靠谱嘛?”萧蓝看着大姐最后问了问阿福。

  “先试试吧,谁知道她能不能卖出去呢”。

  第二天那位大姐果然来定包子了。

  “老板娘,我能不能先少定一点,试试看好卖了我再多拿点?”

  “可以可以,没问题”。

  就这样,阿福次日就多准备做了一些包子,和小卖部的大姐合作起来。

  只是没多久之后那大姐就再也没定了,路过他们店的时候也只是随便唠嗑而已。

  “她怎么不定包子了?”萧蓝问道。

  “不知道啊,可能嫌贵吧,我们这成本也不低,总不能亏本给她吧,不要拉倒了”。

  “也是,我们这一个包子不少成本了,低了我们得亏,还不如不做”。

  “那是,又想吃好吃的,还想便宜,那商家吃什么”。

  “唉!做生意原来这么难,不好赚啊,我们现在一个包子的利润说实话好低啊,而且做起来又费劲”,萧蓝感慨道。

  “最近生煎包好像也没那么大人买了,估计吃多了有点腻了吧”。

  他们的包子,有胡萝卜肉馅、酸菜馅儿、豆沙馅儿、韭菜馅儿等等,最的都是一个个大的,比起旁边那些连锁店,真的要好吃很多,但是唯一的不足就是成本高,利润低。

  一天只有是顾客少,几乎是亏的,多一点顾客也没赚多少钱,三个人就开始有点担心会做不下去了,每天都想着再加点什么别的好吃的。

  这店铺的地理位置虽然挨着路边,单手这一带主要都是一些租客,没有很浓的商业区域带动他们去消费,因此也有不少人出去繁华区才买的早餐,写字楼也没用,进来工作的更是少的可怜。

  早餐靠的就是人流量,但是人流量多的那条街,转租费贵的他们负担不起,只能在这人群比较稀少的地方做,想着竞争会少点,谁知也不怎么景气。

  “唉!难搞,这边的人不怎么爱吃包子,在我们东北像这栋大包子,不知道多好卖,还有大馒头”。

  “先别急躁,我们第一次做,没啥经验,有困难也是常事,我们得坚持,然后做一些改进,总有越来越多回头客的”,萧蓝鼓励道。

  就这样,他们依然努力地把包子做到专业水平,萧蓝也跟着学习做面皮,早上起来磨豆浆,做得越来越好了。

  有时候顾客多的他们也忙起来,对面做肠粉店的那对夫妻看的直眼红,偶尔也过去买两个试试看。

  礼尚往来,阿福也经常买他们的肠粉,餐饮类的生意确实不好做,他们每天关门前都要把店铺收得干干净净的,阿福不想像有些店铺一样做得脏兮兮的,看了令人恶心吃不下东西。

  萧蓝也喜欢干净,两人在这点上算很合拍了,收拾起来麻利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