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亲
��还相当贫困。因为贫困,便滋生出许多嫌隙和矛盾,而解决矛盾的方法,部分依靠法律,其余部分依靠的还是拳头。父亲是村子里出了名的“拚命三郎”,不光干活卖力,还有足够的胆量挑战一切危险事物,并且决不容许别人欺负他的兄弟姐妹。我记得有一次三叔和别人家生纠纷,对方弟兄三个均长得人高马大,比父亲还高出一个头,但父亲一点也不胆怯。父亲让三叔躲到一边,他一个人和对方兄弟三个对打,他不想让三叔参与的主要原因是他不想分心照顾三叔。而他一个人,才可以毫无顾忌施展手脚,可以和对方鱼死网破。到最后,那场架的结果是父亲把对方三个人都打趴下了。从此,父亲在村子里声名鹊起,一战成名,他像一座山一样屹立在族人面前,我们的族人在村子里鲜少被人欺负。父亲对自己的力量相当自信。所以,我猜,在他内心深处,他一直希望有个儿子能够像他一样勇敢强壮,继续做这个家族坚强的支柱。更何况,那还是个相当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时代。母亲因为只生了两个女儿,就经常被左邻右舍在背后指指点点,她们悄悄说母亲生不出儿子来,这让母亲很自卑,她在父亲面前一直不敢挺直腰板说话。所以,父亲会对干爹干妈心生羡慕,渴望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干爹干妈是村子里人少有的文化人,他们的文人气质以及他们夫妻之间的相处方式吸引了父亲。干爹干妈在县城的电厂工作,是村里人少有的工人。村子里大多数男人的性格暴躁,脾气倔犟,夫妻之间交流沟通的方式比较简单粗鲁,男人对自己的女人经常非打即骂。大家对此都习以为常,并不觉得这是多么不正常的事。甚至于,某些被打的妇女,依然把那个对自己动辄打骂的丈夫敬若神明,一旦有外人说自己丈夫的坏话,便立刻与丈夫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哪怕自己前一秒仍在被这个男人拳打脚踢着,下一秒维护这个男人的尊严与地位立马会成为她的头等大事。而男人对自己的女人下手之狠,简直匪夷所思。即使在举国欢庆过大年的时候,我都可以亲眼目睹这种戏码的上演。通常他们打架难分胜负时,便会到父亲这儿来告状评理。所以,我们一家人不可避免地会看到他们打架后的模样,双方均是鼻青脸肿,惨不忍睹。这种情景让我感到胆战心惊,也让我们一家人过年的欢乐气氛骤减,不得不笼罩上一层血雨腥风的恐怖气息。有时候我甚至会怀疑他们不是夫妻,而是有着杀父或杀母的仇人。与村里大多数打打闹闹的夫妻相比,干爹干妈绝对是一道奇异的风景线。从来没有人见过干爹和干妈吵架,任何时候他们都是相敬如宾,如胶似漆的模样。俩人在村后小路结伴散步的情景常常是村里人最乐意津津乐道、又暗藏羡慕嫉妒恨的一个场景。父亲读书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便辍学打工挣钱,自己虽然是个大老粗,却对读书人有种莫明其妙的敬重与羡慕。于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干爹干妈高攀了我们这门亲戚。甚至于我的母亲,也这样认为,她并不认为干爹干妈有多么优秀,多么突出,她认为干爹干妈家里太穷了,虽然是工人,俩人身体并不是象农村人那样健壮,总是文文弱弱的模样,也没有房子,全家4口人,只有两间房子。而我们家那会已经盖起了楼上楼下有独立院子的庭院式房屋,所以她有理由觉得结这门亲,是亏大了,是干爹干妈捡到了大便宜。只有父亲,主动对干爹干妈抛去了橄榄枝。而母亲,她是从不敢在父亲面前大声说一个“不”字的。父亲就是靠拳头和义气在村子里闯出了一片天地。虽然他的拳头鲜少落在母亲身上,但扬起拳头厉声恐吓的场景却是家常便饭。仅仅这样,母亲就无力招架,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就这样,在父亲的一力促成下,我就这样多了一个“爸爸妈妈”,也顺道多了一个哥哥和弟弟。

  干爹干妈对我相当好,不亚于父亲母亲。尤其是干妈,她常常要接我到她家玩。刚开始的时候我经常拒绝,并且拒绝开口叫他们“干爹干妈”。那时候,我只崇拜我的父亲,喜欢我的母亲。除了我的父母亲,我不会再亲热地叫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