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 5 -平平淡淡才是真
路线
taupo (陶波)
part1 每周趣闻
-总基调:这个周似乎没啥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生,但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嘛
这个周还是待在陶波,星期四我开始了在kissa kai cafe店的换宿生活。总的来说,开始觉得现在的生活开始接地气了吧。以前总觉得走在奥克兰的街头像走在一场戏剧里面,我只不过是一个体验派的观众罢了。而现在随着出国的新鲜感下降,更多的开始寻找生活的感觉。我和斐济大妈、毛利房东tom、vika、法语话痨姐ju1ie都有在断断续续联系~
目前annika已经结束登山,去惠灵顿找工作了,不过她只想打一个月的短工,所以找工作也不是很顺利;然后ju1ie已经回到加拿大结束休假开始工作了,我们约好要是去加拿大就找她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做选择的时候似乎并没有绝对的正确
这个周我其实还是遇到了很多人,不过都是浅社交,交谈之后连联系方式都没有留下。我住在finlay jacks青旅的时候,前后遇到过两个中国女生,都是来陶波旅游的。a是马上要结束orking ho1iday了,然后她的个人经历是来打工度假之前已经来过新西兰进行过深度旅游了,当时几乎游遍了南岛。打工度假的一年里,她一直待在惠灵顿工作,最近辞掉工作再去几个想去的地方就回中国了。
她曾经考虑过移民,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国,她觉得新西兰相比国内上海的展真的算落后了,这地方只适合养老。而我之前遇到的朋友都是在向移民这条路上前进,也有从上海那座围城跳出来的。现在想来,无论回国还是移民,适合当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然后b是澳大利亚过来的中国留学生,她刚刚念完研究生,学生签证到期,重新申请新签证需要从澳大利亚短期离境。因为怀孕,不想飞太远,就来了新西兰。
她吐槽新西兰很村,还是澳大利亚好,让我去澳大利亚看一看。我说澳大利亚歧视华人很严重,至少新西兰人对华人算友好。b并不认同,用亲身经历告诉我她在墨尔本三年从来没有感受什么歧视,她说墨尔本那个地方接近一半的gdp都是由留学生带动的,所以我们留学生在那边都是被人尊敬的。我想了下,可能打工度假者和留学生真的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吧。
b还给了我新的启,她说打工的话就应该去消费高的地方打工,因为那里机会多钱好挣,最重要的是你不是去消费的,你是去打工的,只要你在家做饭,其实走到哪里,除了住宿费的差别,其他都是一样的。
b逛了新西兰一圈,她建议我去皇后镇,她说那地方是新西兰旅游消费最高的地方之一了。我之前因为皇后镇消费高,觉得生活成本太高,有一个机会可以选择去皇后镇,可以同时解决住宿和兼职工作,但是还是放弃了,因为我想等有钱之后再去皇后镇。
我觉得b的话倒是点醒了我,大部分时候,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消费者,我不会每顿饭都去饭店,也不会疯狂shopping,我来新西兰其实本质是一个打工者,其次才是消费者,打工第一,度假第二。因此我看新西兰的视角和普通游客,和留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视角。
离开finlay jacks的那一天早上,b在门外讲电话,讲着讲着就急得掉眼泪。我等她挂了电话上前询问表示关心。结果她告诉我她好像被骗了,昨晚因为有人说要退钱给她,让她给银行卡和开户行信息,她没多想就给了。而这个退钱的人之前就知道她的身份证信息,国内电话号码等等。她后来越想越不对,担心卡里的钱被�
taupo (陶波)
part1 每周趣闻
-总基调:这个周似乎没啥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生,但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嘛
这个周还是待在陶波,星期四我开始了在kissa kai cafe店的换宿生活。总的来说,开始觉得现在的生活开始接地气了吧。以前总觉得走在奥克兰的街头像走在一场戏剧里面,我只不过是一个体验派的观众罢了。而现在随着出国的新鲜感下降,更多的开始寻找生活的感觉。我和斐济大妈、毛利房东tom、vika、法语话痨姐ju1ie都有在断断续续联系~
目前annika已经结束登山,去惠灵顿找工作了,不过她只想打一个月的短工,所以找工作也不是很顺利;然后ju1ie已经回到加拿大结束休假开始工作了,我们约好要是去加拿大就找她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做选择的时候似乎并没有绝对的正确
这个周我其实还是遇到了很多人,不过都是浅社交,交谈之后连联系方式都没有留下。我住在finlay jacks青旅的时候,前后遇到过两个中国女生,都是来陶波旅游的。a是马上要结束orking ho1iday了,然后她的个人经历是来打工度假之前已经来过新西兰进行过深度旅游了,当时几乎游遍了南岛。打工度假的一年里,她一直待在惠灵顿工作,最近辞掉工作再去几个想去的地方就回中国了。
她曾经考虑过移民,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国,她觉得新西兰相比国内上海的展真的算落后了,这地方只适合养老。而我之前遇到的朋友都是在向移民这条路上前进,也有从上海那座围城跳出来的。现在想来,无论回国还是移民,适合当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然后b是澳大利亚过来的中国留学生,她刚刚念完研究生,学生签证到期,重新申请新签证需要从澳大利亚短期离境。因为怀孕,不想飞太远,就来了新西兰。
她吐槽新西兰很村,还是澳大利亚好,让我去澳大利亚看一看。我说澳大利亚歧视华人很严重,至少新西兰人对华人算友好。b并不认同,用亲身经历告诉我她在墨尔本三年从来没有感受什么歧视,她说墨尔本那个地方接近一半的gdp都是由留学生带动的,所以我们留学生在那边都是被人尊敬的。我想了下,可能打工度假者和留学生真的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吧。
b还给了我新的启,她说打工的话就应该去消费高的地方打工,因为那里机会多钱好挣,最重要的是你不是去消费的,你是去打工的,只要你在家做饭,其实走到哪里,除了住宿费的差别,其他都是一样的。
b逛了新西兰一圈,她建议我去皇后镇,她说那地方是新西兰旅游消费最高的地方之一了。我之前因为皇后镇消费高,觉得生活成本太高,有一个机会可以选择去皇后镇,可以同时解决住宿和兼职工作,但是还是放弃了,因为我想等有钱之后再去皇后镇。
我觉得b的话倒是点醒了我,大部分时候,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消费者,我不会每顿饭都去饭店,也不会疯狂shopping,我来新西兰其实本质是一个打工者,其次才是消费者,打工第一,度假第二。因此我看新西兰的视角和普通游客,和留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视角。
离开finlay jacks的那一天早上,b在门外讲电话,讲着讲着就急得掉眼泪。我等她挂了电话上前询问表示关心。结果她告诉我她好像被骗了,昨晚因为有人说要退钱给她,让她给银行卡和开户行信息,她没多想就给了。而这个退钱的人之前就知道她的身份证信息,国内电话号码等等。她后来越想越不对,担心卡里的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