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中兴名臣传
�的朱由校,张皇后伸出手直接握住了朱由校的手。
她能够感觉到陛下的手在颤抖,甚至身体都在颤抖。
“当年跟着朕出来的人还有不少,这些人没有高官厚禄,一直勤俭节约,甚至很刻薄。可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大明才有今天。现在,他们都离朕而去了……”
“陛下,妾身在、大明在,心怀天下、心怀陛下、心怀大明的臣子们也都在,大明会越来越好,天下百姓也会过得越来越好。”张皇后拉着朱由校轻声安慰道。
“朕想建一个陵园。”朱由校看着张皇后轻声说道。
“陛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张皇后看着朱由校,笑着说道:“无论陛下做什么,妾身都支持陛下。”
“朕想为这些人建造一座陵园,把他们埋进去,就建在朕的皇陵旁边。等到朕百年以后,和他们睡在一起。”
听了这话之后,张皇后笑着说道:“好啊!”
朱由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朕要命人刻碑,把他们的事迹都刻下来;还要找人修书,写一本《中兴臣子传》,为他们著书,让他们流芳百世。”
“好好!”张皇后拍着朱由校的手笑着说道。
事实上,夫妻这么多年了,张皇后还是第一次见到陛下的情绪如此激动。
张皇后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她知道陛下一直以来都很累。
朝堂上臣子们的老去、不断过世,实在是让陛下的压力有些大了。
这顿饭吃了很久,朱由校喝了两壶酒,吃光了那一个咸菜、两个煮鸡蛋。最后,朱由校被张皇后搀扶到了床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起了一个大早。
昨天晚上虽然喝了酒,但是睡得并不算晚。今天还有事情,所以朱由校起得很早,在张皇后的伺候下换了衣服。
他穿得很正式,甚至穿上了冕服。
因为今天早上,朱由校要上早朝了。
对于大明朝的皇帝和臣子们来说,皇帝上早朝本来应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当今的皇帝却不是这样的,刚登基的几年还上过几次,后来就越来越少了。最近几年基本已经不上早朝了,早朝制度名存实亡。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皇帝居然突然要上早朝了?
这原本应该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可是在大明朝的这个时候却成了盛大的事情。
没有人敢怠慢,谁也不知道皇帝上朝要说什么。
一时之间,百官也紧张了起来。
换好衣服之后,朱由校没有在坤宁宫过多的停留,直接朝着前边去了。
整个人都显得很精神,为了搭配,腰间还压着一把长剑。
等到朱由校来到前边的时候,臣子们早就已经等在这里了。
每个人的表情都很严肃,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没有人说话。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驾临,等待着皇帝宣布重要的事情。
朱由校一步一步走上台阶,最后坐在龙椅上。
所有臣子们一起跪下大礼参拜,同时口中高呼:“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ems
她能够感觉到陛下的手在颤抖,甚至身体都在颤抖。
“当年跟着朕出来的人还有不少,这些人没有高官厚禄,一直勤俭节约,甚至很刻薄。可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大明才有今天。现在,他们都离朕而去了……”
“陛下,妾身在、大明在,心怀天下、心怀陛下、心怀大明的臣子们也都在,大明会越来越好,天下百姓也会过得越来越好。”张皇后拉着朱由校轻声安慰道。
“朕想建一个陵园。”朱由校看着张皇后轻声说道。
“陛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张皇后看着朱由校,笑着说道:“无论陛下做什么,妾身都支持陛下。”
“朕想为这些人建造一座陵园,把他们埋进去,就建在朕的皇陵旁边。等到朕百年以后,和他们睡在一起。”
听了这话之后,张皇后笑着说道:“好啊!”
朱由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朕要命人刻碑,把他们的事迹都刻下来;还要找人修书,写一本《中兴臣子传》,为他们著书,让他们流芳百世。”
“好好!”张皇后拍着朱由校的手笑着说道。
事实上,夫妻这么多年了,张皇后还是第一次见到陛下的情绪如此激动。
张皇后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她知道陛下一直以来都很累。
朝堂上臣子们的老去、不断过世,实在是让陛下的压力有些大了。
这顿饭吃了很久,朱由校喝了两壶酒,吃光了那一个咸菜、两个煮鸡蛋。最后,朱由校被张皇后搀扶到了床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起了一个大早。
昨天晚上虽然喝了酒,但是睡得并不算晚。今天还有事情,所以朱由校起得很早,在张皇后的伺候下换了衣服。
他穿得很正式,甚至穿上了冕服。
因为今天早上,朱由校要上早朝了。
对于大明朝的皇帝和臣子们来说,皇帝上早朝本来应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当今的皇帝却不是这样的,刚登基的几年还上过几次,后来就越来越少了。最近几年基本已经不上早朝了,早朝制度名存实亡。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皇帝居然突然要上早朝了?
这原本应该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可是在大明朝的这个时候却成了盛大的事情。
没有人敢怠慢,谁也不知道皇帝上朝要说什么。
一时之间,百官也紧张了起来。
换好衣服之后,朱由校没有在坤宁宫过多的停留,直接朝着前边去了。
整个人都显得很精神,为了搭配,腰间还压着一把长剑。
等到朱由校来到前边的时候,臣子们早就已经等在这里了。
每个人的表情都很严肃,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没有人说话。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驾临,等待着皇帝宣布重要的事情。
朱由校一步一步走上台阶,最后坐在龙椅上。
所有臣子们一起跪下大礼参拜,同时口中高呼:“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