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陛下还年轻
�,只有在早朝弹劾人的时候,他们才能够见到皇上,才会赢得表现的机会。

  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他们想要弹劾人,写一个题本就可以了,将题本递到通政司、内阁转乘司礼监。

  一套手续下来,秘密早就不是秘密了。

  当然了,弹劾也不一定非要保密,他们本身干的就是这个活,实名举报也没问题。

  关键问题是这个题本没有那么震撼的效果,不会让陛下看到,而且会让内阁把问题都解决掉,因为内阁会批红。

  如此一来他们怎么办?

  依靠着放嘴炮走捷径的人,没有了这样的机会怎么能行?

  上早朝骂皇帝,你还能骗廷杖,到时候就是飞黄腾达;可如果根本见不到皇上,你的那份题本,即便写得再激烈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皇帝可能会直接把你发配,然后把你扒光回家。

  比起任何形式,都没有上早朝骗廷杖的效果那么好,所以言官清流他们想上早朝。

  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态度,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觉得这样不上早朝也没什么不好的。他们乐得吃着喝着谈着事情。

  韩爌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如此一来,就能够好事变坏事,内阁可以监察天下官员,有利于澄清官场,同时又不会逆了陛下。”

  几个人听完韩爌的说法,脸上的表情各异。

  孙承宗不禁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吏部尚书周嘉谟。

  周嘉谟曾经说过要推考成法,这是不是就算是考成法之前的一个比较必要的政策?

  如果把这个政策和考成法结合在一起,肯定会产生非常好的融合效果。

  转头看了一眼韩爌,孙承宗的眉头就是一挑,说道:“此事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不过有一点要商量明白,那就是内阁要怎么做这件事情?”

  “毕竟想要陛下将这件事情交给内阁,总要让陛下觉得内阁会比魏忠贤他们做的好。”

  听到这话,几个人都点了点头。

  原则上他们是不反对韩爌这个提议的,因为一旦内阁真的有了这个权力之后,那么就是他们几个的权力。

  至于说下面的感觉是不是不舒服,或者官员之间是不是互相猜忌,上官是不是害怕下官参奏,这个可就不在他们关心的范围之内。

  但是也要做做样子嘛。

  于是黄克缵说道:“这也要对诬告和如何告做出一些规定,不能信口胡诌,不能随便乱上题本。这件事情要好好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