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废宋儒,学汉儒(万字,盟主云哥的fans加更)
msp; 这一下,朱由校倒是对这个人感兴趣了。

  对于朱由校来说,这样的人说不定将来就有什么大出息;在内务府的话,说不定可以大展拳脚。

  可以适当的关注一下。

  将手中的资料递回给陈洪,朱由校没有继续说什么,也没说要让他录取什么的。

  不过朱由校却意识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在现在的大明,这是绝对的官本位,

  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只有做官才算得上是出息人,才算得上是改变了自己的阶级。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出路。

  经商做股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没有本钱,也做不起。倒不是说商人的地位低,可是大明朝到现在有几个是真正的商人?

  基本上所有的商人都是官商,即便不是官商,也与当官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普通的百姓是经不了商的,反而只有读书是一条相对公平的道路,能够让他们改变自己的阶级。

  如果自己想要真正推行四民平等,光在思想上宣传还是不够的,还要想办法抬高百姓的地位。

  至于如何抬高他们的地位,朱由校想到了一个非常牛逼的政策,这个政策就叫做评职称。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技术工种和政府部门的待遇相挂钩的。比如正处级待遇,副科级待遇,他们可能不是公务员,但就是给了待遇。按照这种待遇领工资,名义上是与公务员平级的。

  如果朝廷给予工匠这样的待遇,比如说正处级大匠,转换成现在的话就可以说是五品匠人,他所享受的待遇和五品官员一样。

  到时候再建一个专门的技校,是不是就可以从普通百姓那里吸纳很多的人来读书?

  或者是穷苦的百姓根本就用不着这些,只要你给他们读书,他们什么都愿意读。

  毕竟在这个时代,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是读书,就是翻身的机会。

  这件事情要好好的想一想,朱由校站在窗口琢磨着。

  后世的国有工人,朱由校可是印象深刻。虽然有大规模的下岗潮,也有很多的体制改革,可是在国家成立最初的时候,这样的制度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的。

  他们让一个从战争之中百废待兴的国家,恢复到了拥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国家。

  大锅饭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可以实行集体劳动的按劳分配。等有机会,先在百工院试试看吧。

  要是可以的话,可以推送到军中去,也算是一种改革。

  朱由校觉得可以试一试。

  “皇爷,皇爷。”

  正在朱由校想的出神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于是转过头看过去。

  见是陈洪,朱由校眉头就是一皱,直接冷漠着一张脸问道:“什么事情?”

  “皇爷,天色不早了,咱们该回宫了。”陈洪硬着头皮说道:“另外,这里的考取也完事了。”

  听完这话之后,朱由校赶忙看下去,发现下面居然已经开始交卷了。

  感受了一下自己站得酸麻的大腿,看来真的站得时间很久了。

  “行了,那走吧。”朱由校点了点头,转身往楼下走了出去。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