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科普,开启工业时代的萌芽!
�。”

  楚天秀在讲台上,淡淡的说着。

  反正他只讲一遍,其它随缘了。

  实在学不会,回去看教材吧。

  东方粟、桑弘阳和众进士们都是瞠目结舌,浑身激动的颤栗。

  终于出现国试考题的真谛。

  小昏侯国试第三道考题,“木、铜、铁,三物各一斤,同坠落,谁先落地?”

  虽然直觉上,铁应该是最先落下来。

  但是,考虑到三物同等重量,又应该是一同落地。

  可究竟谁先落地,怎么计算,这是一个大难题。

  “恩座,《尚书·虞书·尧典》上说。天圆如盖,地如四方棋局。故曰,天圆地方!

  似乎和您的讲解的‘地球’,有冲突?我们所站立的地方,是一个圆球?还是一个平躺的地面?!”

  东方粟疑问道。

  “不错!”

  众进士们也是纷纷点头。

  在大楚无数经典书籍的记载里,都只有“天圆地方”的描述,并没有“球”的描述。

  大地应该就是平的,否则人何以立足?!

  如果是球状,人就要往两边倒啊!

  “大地极为辽阔,数万里远,所以大地圆弧并不明显。人如蝼蚁,仅仅半丈余长,正常情况下感觉不到弧度的存在。

  数百里之外,才能看到圆弧的出现。

  最好要在最平坦的海面上去观察。帆船出海,桅杆,从海面渐渐下沉,便是大地圆弧存在的最大证据。”

  楚天秀随口道。

  众进士面面相觑,他们许多人毕生未曾见过海。

  “恩座所言正是,我是齐国盐商,就住在海边,小时候经常去海边晒盐。

  有船出海,都是船身先消失,桅杆最后落下。每次船回,都是先见桅杆,再见船身。

  弟子在海边晒盐十余年,从未想过,这里面居然有地球大道理。

  恩座这一说,弟子才幡然醒悟,这定然是大地圆形。视线被地面给遮挡住了。

  恩座,可是曾经在海边观看帆船出海,悟得大道?!”

  东郭襄阳佩服的五体投地,道。

  “没有。”

  楚天秀摇头。

  这些知识,都是他上辈子,在小学和初中课本上学来的,科普常识性的东西。

  自从穿越到了大楚,他这小侯爷,这辈子连金陵城都没远离,最远不过是百里外的丹阳县而已。

  众进士们不由震惊。

  难道恩师,这是生而知之的圣人?

  这太强悍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夫子、孟子等先贤大儒,也不过如此了。

  物理化学课程,很多需要动手来操作、观察,比单纯的数学有意思多了。

  重力、浮力、光线,都可以用眼睛看到。

  不过,楚天秀很快发现没有凹凸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