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已亥年末,庚子年初!
太尉李荣觉得时机成熟,可以一战的话,他有再战匈奴的冲动。

  “我大楚备战多年,固然随时可战。只是...时机,还不成熟。臣已让宋镶老将军,去一趟西北,巡视边镇加强防备,抵御匈奴的袭扰。”

  李荣沉默,摇了摇头。

  大楚在上次大战之后,历经十余年的休养生息,虽然已经恢复元气,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但是实力并未比当年强太多。

  况且,内忧、外患,隔三差五的此起彼伏。

  数十万大军出动,人吃马嚼,损耗太大了。

  此时出征,一切顺利倒也罢了。

  但若是战况焦作不利的话。稍有不慎,四处燃火,四面楚歌,便是满盘皆输,大楚动荡。

  项燕然沉默。

  对于平王的顾虑,他心中自是了然。而且了解之深刻,非当世任何人所能及。

  李荣觉得时机未到,定然是觉得把握不大,出战的风险太高了。

  也罢!

  朕已经忍了十多年。

  再忍忍吧。

  再花些年,扫除大楚国弊,多屯粮草,为北征匈奴扫除一切障碍。

  “外面好大雪...瑞雪兆丰年。明年粮食该有个好收成吧!多屯些粮食,边镇的士卒也能吃饱些。”

  项燕然望着金銮殿外,忽然笑道:“对了,你那上门女婿,观之如何?朕看他还是有点本事的,才给了他殿试优甲。”

  “小昏侯...还好。就是花钱的毛病,非常人所能及。以小侯爷之身入赘我平王府,他这是受罪了。皇上恩赐,臣是受之有愧啊。”

  李荣苦笑。

  这也是皇上“独断专行”,否则哪个小侯爷愿意入赘王府。

  “朕欠你三个儿子,没法还!只能给你一个赘婿,聊当弥补了。平王府,不能无后!早些生个孙儿,也好继承平王之位。”

  项燕然叹道,“平王,你这段时间辛苦了。先回去吧,弟妹还在等你回去!明儿正月初一,皇宫大宴群臣,还要早点来呢。”

  “是!皇上也早点歇息!”

  李荣躬身告退。

  ...

  金銮殿内,再次安静下来。

  项燕然在宝座上,翻看了北疆的诸多奏章。

  有些心烦意乱。

  这大楚虽有“盛世”之相,但是隐患也是极多,千头万绪,从何处开始解决呢?

  今年的岁举。

  他便不满意。

  年年岁举,皆是金陵十大门阀的子弟占了小半,官宦子弟占了小半。可是看看这些门阀士子的才能,都是平平之辈,勉强守成,无一惊艳之才。

  反而是董贤良、主父焰、晁方正这几个“优等”平民儒生,有些不错的头脑和主张。

  至于“优甲”小昏侯楚天秀,他也不是金陵门阀,历代昏侯从来不混官场....但前朝楚氏虽衰,底蕴犹在啊。

  当务之急,是得天下才,为己用。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