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利国
;而寒山堰,拦截了获水、泗水,拥有源源不断且充沛的水力资源,正是别处无法提供的。

  煤、铁、水动力加在一起,其组合爆发出来的威力,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理解的。

  所以,在别人看来宛若绝地的彭城-寒山组合,在他手中,却是大有可为的地方。

  待得时机成熟,再加上鄱阳乐安的超级铜矿,那真是...

  。。。。。。

  寒山堰,排水渠旁,此刻已经变成巨大的水力作场,许多水轮不断转动,提供充沛的动力。

  作场一隅,煤磨机旁,身着工作服的赵孟娘,看着正在运转的机器,以及‘质检’刚送来的煤样,眉头紧锁。

  新式烧砖工艺,以煤粉为燃料,而煤粉要磨得够细,达到一定的目数(筛网的孔数),才能作为合格的烧砖燃料。

  煤粉目数的要求,是鄱阳砖窑多年实践而得的结果,必须做到,否则就是不合格产品。

  她放下瓶装煤样,问:“还不够细,没到达规格,怎么回事?”

  工长赶紧回答:“我们还在调,最迟后日,就能完成。”

  “时间节点不能出错,出错了,后续工期都会受影响。”赵孟娘一边说,一边向外走去,随员亦步亦趋。

  “如今官府要大兴土木,需要很多砖,砖窑能否如期投产,需要各工段协作,若遇到什么问题,要及早汇报,不要存着侥幸心理....”

  赵孟娘在鄱阳多年,为李笠打点产业,管理水力作场,带出了不少技术、管理人员。

  如今,李笠要在徐州大干一场,赵孟娘带着子女到徐州与李笠团聚的同时,也把鄱阳的技术、管理骨干抽调一部分带来。

  一如当年办河畔水力作场一样,在这里,办起规模更大的水力作场。

  不仅如此,许多鄱阳大户也派来队伍,跟着“李三郎”、“大鲶彭”一起,在这里开拓新天地。

  李笠在鄱阳经营多年,积攒下来的人力资源,在‘新徐州’如鱼得水。

  所以彭城、寒山两地,到处都是说鄱阳话的鄱阳人,给人的感觉,好像这里就是鄱阳一般。

  鄱阳有彭蠡湖,这里有‘彭城湖’,鄱阳有大河——鄱水,这里有大河——泗水。

  巨大的寒山堰,提供了充沛的水动力,所以,这里所安装水力机械的威力,可比鄱阳地界各处的水力机械厉害。

  转到另一侧的办公区,赵孟娘没见李笠的身影。

  今日李笠来作场视察,还带着薛氏姊妹中的妹妹——薛月娥,既然两人此刻不在,赵孟娘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便到自己办公室所在小院去。

  小院门口有人把守,赵孟娘径直而入,来到办公室门前,却听得里面果然有‘咯吱咯吱’的床榻晃动声。

  果然如此。

  赵孟娘心中一叹,不过想想这段日子来,李笠对她的疼爱,也就释然了。

  她来到寒山时,惊觉之前听闻的薛氏姊妹居然还是完璧,不由得对李笠的自制力佩服不已,随后觉得心里暖暖的。

  李笠心里还是有她的位置,这就够了,反正男人都是要纳妾的,正室都不说什么,她又何必往心里去。

  等了一会,‘咯吱咯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