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贵胄
�一下勋贵们和高洋之间的关系,因为段家和高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虽然晋阳诸将多有不服高洋称帝者,但作为诸将之首,段韶决定还是要以高家利益为先。

  高家好,段家就好,虽然他嫡亲表弟不止高洋一个,姨母娄太后也不怎么喜欢高洋。

  段韶现在已看出高洋的心思,奈何高洋不肯明确表态。

  段韶觉得既然表弟想要联梁西攻,又不想被对方利用,现在要保住脸面,接下来只有挫一挫梁军的嚣张气焰,才能两全其美。

  那就是直接把梁军赶回淮南。

  可一想到晋阳诸将们的牢骚,段韶也觉得头痛。

  诸将的意见,是增兵彭城,确保彭城不失即可,不用急着和来犯梁军决胜负。

  主张以主力攻沔北,并收复阙南,保洛阳安全,再腾出手,将梁军赶回淮南。

  这意见其实没问题,问题是如此一来,联梁西攻的构想恐怕就不成了。

  联梁西攻,符合高家的利益,却不符合晋阳诸将的利益,毕竟谁都担心‘鸟尽弓藏’,段韶不能不顾及大伙的想法。

  毕竟,他是晋阳霸府诸勋贵和高氏都认可的‘中间人’,明面上表现出来的立场,不能太过于偏颇。

  只有这样,才能调和双方的矛盾。

  但段韶知道,双方的矛盾其实一直在增加。

  之前,姨父(高欢)和表弟(高澄)一唱一和,表弟以整肃纲纪为名,可是狠狠收拾了一番元勋故旧们。

  罢官的罢官,夺爵的夺爵,等于当众扇这些元勋故旧耳光,然后姨父再做好人,哄一哄。

  许多勋贵都憋了一肚子火,所以当侯景反叛时,众人以高澄心腹崔暹欺凌大臣太甚为由,逼高澄杀崔暹以谢天下。

  虽然此事不了了之,却也可见勋贵们的怨气有多重。

  后来高澄去世,勋贵们逼着高洋处死高澄心腹崔季舒、崔暹,高洋无奈之下,流放二人,算是折中处理。

  后来,高洋派人攻略淮南,无功而返,随后梁军北侵,攻城掠地,击败、俘虏高岳,消息传来,许多勋贵幸灾乐祸。

  闲言碎语,恐怕已传到高洋耳里。

  就连娄太后,也借此指桑骂槐,可见高洋这一脸憔悴,是如何而来。

  “如果他们攻彭城呢?”高洋忽然问。

  “定是以攻促和。”段韶回答得很干脆,“他们当然知道,即便拿下彭城,也守不了多久。”

  “但朕不能丢了彭城。”高洋觉得有些头疼,“洪略(高岳的字)兵败被俘,太后那里...”

  “既如此,微臣率军去把萧氏赶回淮南,然后,朝廷再决定是否谈和。”

  段韶轻声说着,“若他们攻彭城,微臣顺便解彭城之围,若他们攻下彭城,微臣便把彭城夺回来。”

  “把他们赶过淮水,再和谈,用贞阳侯换清河王,也不是不行。”

  “还有,既然西贼已失沔北,那么阙南诸寇,如涸辙之鲋,正好可以收拾干净,以保洛阳安全,顺便威慑沔北梁军。”

  “向东出击的沔北梁军自然因此收兵,颍川这边,就化险为夷了。”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