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上膛!上膛!
sp; 爆炸声中,兰午后仰倒地,滚落土丘,仰面躺着。

  然后爬起来,在身上摸来摸去,确定自己没有断手断脚,没有瞎眼、断手指,放了心。

  坐在地上,看着土丘上的烟雾环绕,以及那残缺、严重变形的“管风琴”,兰午心有余悸。

  这玩意的优点是射速快,只要多台配合,短时间内“织”起来的“火网”就能击退骑兵冲锋。

  缺点是容易“失火”,因为其供弹原理是弹丸、火药(纸皮火药筒)分装,而火药的后续引燃,靠的是灼热的铳管内壁。

  所以,高速射击一段时间后,“管风琴”失控的概率很大:时间越往后,火药被提前引燃的几率就越大。

  加上铳管陆续被纸筒残骸堵塞这一“必然”,“管风琴”最后“炸膛”乃至引燃火药箱的概率是很大的。

  故而每一个操作“管风琴”的小队,其实都是在玩命,所以才要穿戴铠甲、兜鍪。

  马的嘶鸣不断传来,兰午回头一看,却见己方后续船只穿过被破坏的“木桩阵”靠岸,许多马拖曳着轻炮“马轻侯”上岸。

  却因为炮车轮子陷在滩涂沙地里,炮兵不断赶马、推车,喧嚣不已。

  果然,陷在沙滩上了。

  兰午如是想,再次躺下,看着蓝天白云,松了口气:

  接下来,没他们的事了。

  正主来了,炮射霰弹,才是对付骑兵、步兵集群冲锋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