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两个婚俗
色健马过来,健马上挂满了红绸,马头之上扎着一个大红花。

  李三坚叩别母亲,拱手行了一个四方揖,答谢诸位街坊邻居,随后翻上马,随着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的向着蔡府而去。

  李三坚的住处距离蔡府并不远,也就两三里的样子,路倒不远,但其一是沿路看闹的士庶百姓太多了,几乎挤满了两侧街道,其二是照习俗李三坚必须带着迎亲的队伍顺着城墙绕一个半圆之后才能到蔡府前接新娘子,其后回去还得饶半圈,才能回到之住处,,因而还是历时较久的。

  这叫满月,又叫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迎亲队伍并不多,也就二三十人的样子,除去鼓乐手就是山魁、许彪、刘安节、媒妁及一些nv、轿夫。

  这里所谓nv可不是做皮生意的,而是根据风俗从东京城内雇来的专门用于接亲之人,这些女子几乎都有一技之长,或吹奏、或歌舞,用以婚典助兴,这些nv又称喜娘。

  轿夫抬着花轿,吹吹打打的向着蔡府走去,喜娘向四周洒着铜钱、稻米、点心等物,许多看闹的小儿笑嘻嘻的跟着队伍边抢边大声说些祝福的话。

  虽然符二娘、李三坚婚事简办,但有些婚俗是必不可少,如雇佣轿夫、喜娘、鼓乐手等等,因此花销也是不少的,不是有赵佶在背后支持,李三坚根本是无法承受的。

  可即便如此,李三坚的迎亲队伍还是显得异常寒酸,比不上大户人家接亲,动辄数百上千人的迎亲队伍,动辄恢弘盛大的场面。

  迎亲队伍到了蔡府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蔡府布置与李三坚的住宅也完全不一样了。

  整个蔡府也被装饰一新,周围的树上也是挂满了胭脂红的纱幔,十步一系,无风时静静垂落,有风之时,胭脂红的纱幔随风飘舞,整个蔡府都洋溢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之中。

  上百盏蒙着红绸布的红灯笼挂满了整个蔡府,到了夜晚如璀璨明星,将会是异常引人注目的,各种喜庆之物也是应有尽有。

  蔡府就似乎是不是嫁女而是娶亲。。。,世家贵胄的底蕴果然是不同凡响的。

  “客请入舍饮酒喝茶。”迎亲队伍到了蔡府门口之后,不是马上就将新娘子接走的,而是要进入府中,受到蔡府之人的款待,饮喜酒喝香茶吃顿饭什么的,另外一些礼品相赠,如绸缎、锦帛、饰品等等。

  此谓招待“行郎”!

  除此之外,新娘子必须拜别父母、祖宗,受训诫完毕并打扮齐整之后,然后散发花红、跌、利市钱讨吉利。然后请来的鼓乐中的乐官会奏起催妆的喜乐,还有“克择官”报时,茶酒司仪互念诗词,催促着新娘出门,如此方能被接出府去。

  当然迎亲队伍也有礼品相赠蔡府,那就是花瓶、灯烛、香球、沙罗洗漱、妆盒、照台、裙箱、衣匣、青凉伞、交椅等等。。。

  此时蔡府门前是人山人海的,除了蔡府迎接之人就是看闹的庶民百姓。

  蔡府迎客之人均是聚集在了蔡府门外,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并未见过李三坚,此时终于见到,不由得心中暗赞。

  好一个英俊潇洒的状元郎!

  蔡府门前欢歌笑语的,是闹非凡,在一片欢歌笑语之中,李三坚等人就被迎进了蔡府。

  “小婿叩见泰山大人!泰山大人万福金安!”新郎倌李三坚首先被引入蔡府中堂,蔡府主人蔡京穿着一喜庆的服装坐在中堂之中笑吟吟的看着李三坚,蔡京旁还有数人,应该是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