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冤家聚首
�哈哈的说:“看来我也需要买辆车了,真不方便。梁慧凯,回头给我推荐一下买辆什么车。”

  我去,这是炫耀来了!得,我就满足你的愿望,奉承你一下!梁慧凯说:“你家正准备盖别墅,所以我劝你买辆便宜点儿的,奥迪a4,三十多万就好。”刘翠花说:“就是四个圈的那种?好,我就听你的,回北京我就买。听我的一个客户说,北京马上要限制外地人上牌照了,我得抓紧。”

  同学们不由得惊叹,天哪,这都是什么人?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家看刘翠花的眼神马上不一样了,女同学羡慕、嫉妒,男同学惊诧、仰慕。刘国军感慨道:“好嘛,我还打算着让老爸给买一辆二手捷达开开,你们却开上奥迪、奔驰了,这大学是白上了!要不我毕业了给你打工去?”

  刘翠花得意的一笑:“给我打工可不行,庙小,供不起。但是我可以给你们介绍工作,我的客户里什么人都有,有当官的,有老板,有电视台的记者,还有老外,机缘巧合的话,没准就能给你们找个好工作。”

  这牛吹的不动声色!钟灵听着有点晕,心说,还好话没说满,这机缘巧合可就没准了。看来刘翠花比自己社会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从这方面来讲,比自己强。

  有女同学不爱听,说道:“我的能力有限,大城市不敢想,只能在小县城过着安逸的日子了。”

  刘翠花说:“你说的也有道理,这叫各有各的好。但是我不一样,没文凭,只能四处闯荡,高大上的咱做不了,被迫开了一家门槛低的家政服务公司。这几年下来给我的感触颇深,大城市机会多,只要努力就有收获,能接纳我这没文凭的人。你想,在咱们老家家政服务根本没市场,你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挣不了钱。北京不一样,形形色色的人多了,需求就多。”

  刘国军说:“有道理!过去召唤毕业生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现在不一样了,都讲到大城市去,到沿海去,要适应时代的潮流。”

  有人捧哏,而且还是过去需要仰望的人,刘翠花的兴致越来越高,侃侃而谈:“大城市的福利和优越性咱们这小地方的人是体会不到的,这种差距体现在各个方面,就像一个生在富人家的孩子和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就从孩子的教育说起,比如,我的好多客户请保姆的条件是什么?中专以上文凭、英语三级,月薪六千到一万,工资这么高,保姆紧缺的很!这是有钱人,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也从小受着各种教育,学书画、学弹琴、学英语等等,咱们那时在干什么?还在玩泥巴!你们都是咱们中的精英,如果从小能接受蒙台梭利教育,有可能都能考上重点大学。像钟灵这样的,清华北大都不在话下,这就是差距!

  这只是一方面,医疗资源、教育资源、文化生活、就业环境、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等等,都不是咱们这儿能比的!小地方更注重裙带关系,大地方不一样,牛人聚集,很多新鲜的技术、文化艺术等由此发源壮大,在那里工作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心智,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小地方只能窥其一斑,我体会很深呀!”

  成者王侯败者寇就是一种强盗逻辑,但现实就是这样,你成功了,缺点也变成了优点;你失败了,优点也变成缺点。比如你是公司的一把手,宽于待人,下属就会说你为人宽厚,这种好领导千载难逢;一旦被撤职了,马上就会说你性格软弱,慈不掌兵,被撤职是迟早的事。所以,一个“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不论你信不信都没有反驳的理由,人家能买奥迪呀!

  男人只要有钱,女人大多喜欢,当然长得帅点更好;女人只要漂亮,男人就会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