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了摸,摸出一张十块的、五块的、一块的,加起来连二十都没有。王大江把一张十块的递给张小花:“诺,明天给孩子买点肉,不早了,快睡去吧。”
这次张小花一点都不含糊的接过钱,真的去睡了。
张小花一走,张娟脸色不好看了,她和王大江每月工资也只有几百块,本来打算这个月了工资就买辆自行车,毕竟两人下晚班天天走夜路也不是个事儿,可张小花,隔三差五就来要钱,本来要个几块张娟也没什么不舒服,可问题就是每次张小花还得把王木木算上,今天说不爱干净,明天又说闹脾气…而几乎每到星期六,王大江不加班,都会把这一星期攒起来的状一起算了。
问题不大时,王大江也懒得动手,直接说两句事就过了,可这要是被张小花天天一状,基本王木木都会揍一顿,然后跪搓衣板,跪到王木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止。
虽然王木木每次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王大江知道张娟心里不舒服,可他是儿子,自己老娘帮忙带孩子,要点生活费也无可厚非。
再说婆婆和儿媳这两个生物,永远都是站在文明的对立面,老祖宗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王大江自然不会去思考如何让媳妇和老娘和平相处。
两人忙完上楼已经将近凌晨,王木木已经睡的丢出去也未必能醒,王大江站在她床边俯看了一会儿,开始感慨,那么点的小东西现在已经会跑会跳,好像眨眼间就长到了这么大,这孩子随他,老实憨厚,长大了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
“行了,别看了,不听话还得打。”张娟坐在床边边洗脚边说:“洗洗睡吧,明天还要忙。”
王大江给王木木掖了掖被角,也坐到床边把脚伸进脚盆说:“过几天工资给木木买套衣服吧,长这么大一直穿别人的,我们也没给她买过几套新的,怪可怜的。”
张娟‘嗯’了一声又问:“那还买自行车吗?”
“要买的。”王大江说:“人家摩托车都有了,我们虽然买不起摩托车,但自行车还要有的,这个月就买,省省也就过去了。”
听到有自行车,张娟脸色稍缓,心满意足的睡下了。
日子总归就是这样,日复一日,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该上班的依然早出晚归,挣个几百块只够补贴家用、给孩子交点学杂费也所剩无几。
王木木八岁时也上了一年级,毫不意外吃了名字的亏,笨的不留余地还不爱学习,上课是一点都不听讲,小差永远在开,放学后作业永远不写,考试永远不及格。一二年级的知识,简单到根本看不出孩子们的差距,可王木木却成了特殊,基本已经落定了笨这个字。
当然和王木木笨的旗鼓相当的还有个小女生,叫张晓晓,她俩是一样的不爱学习,一样的个矮瘦小。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绩差的跟成绩差的大约也有一种‘只有你懂我’的惺惺相惜感,王木木和张晓晓在倒数第一和第二中脱颖而出,竟然也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几乎天天一起上学放学。
七月,到了暑假,收麦的季节,工厂开始淡季,每天的产量加加凑凑还不够老板们交付每月的电费,老板干脆给工人们放了长假,让他们回家农忙,等到厂里忙起来才通知上班。
没有了经济来源,工人们别无选择,只能心无旁骛的回家忙农活,而王木木也不需要跟着张小花家吃饭了,天天穿着裤衩背心跟着王大江和张娟去地里瞎蹿。
酷暑季节,田里的小崽子们成群结队的窝在一起,父�
这次张小花一点都不含糊的接过钱,真的去睡了。
张小花一走,张娟脸色不好看了,她和王大江每月工资也只有几百块,本来打算这个月了工资就买辆自行车,毕竟两人下晚班天天走夜路也不是个事儿,可张小花,隔三差五就来要钱,本来要个几块张娟也没什么不舒服,可问题就是每次张小花还得把王木木算上,今天说不爱干净,明天又说闹脾气…而几乎每到星期六,王大江不加班,都会把这一星期攒起来的状一起算了。
问题不大时,王大江也懒得动手,直接说两句事就过了,可这要是被张小花天天一状,基本王木木都会揍一顿,然后跪搓衣板,跪到王木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止。
虽然王木木每次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王大江知道张娟心里不舒服,可他是儿子,自己老娘帮忙带孩子,要点生活费也无可厚非。
再说婆婆和儿媳这两个生物,永远都是站在文明的对立面,老祖宗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王大江自然不会去思考如何让媳妇和老娘和平相处。
两人忙完上楼已经将近凌晨,王木木已经睡的丢出去也未必能醒,王大江站在她床边俯看了一会儿,开始感慨,那么点的小东西现在已经会跑会跳,好像眨眼间就长到了这么大,这孩子随他,老实憨厚,长大了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
“行了,别看了,不听话还得打。”张娟坐在床边边洗脚边说:“洗洗睡吧,明天还要忙。”
王大江给王木木掖了掖被角,也坐到床边把脚伸进脚盆说:“过几天工资给木木买套衣服吧,长这么大一直穿别人的,我们也没给她买过几套新的,怪可怜的。”
张娟‘嗯’了一声又问:“那还买自行车吗?”
“要买的。”王大江说:“人家摩托车都有了,我们虽然买不起摩托车,但自行车还要有的,这个月就买,省省也就过去了。”
听到有自行车,张娟脸色稍缓,心满意足的睡下了。
日子总归就是这样,日复一日,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该上班的依然早出晚归,挣个几百块只够补贴家用、给孩子交点学杂费也所剩无几。
王木木八岁时也上了一年级,毫不意外吃了名字的亏,笨的不留余地还不爱学习,上课是一点都不听讲,小差永远在开,放学后作业永远不写,考试永远不及格。一二年级的知识,简单到根本看不出孩子们的差距,可王木木却成了特殊,基本已经落定了笨这个字。
当然和王木木笨的旗鼓相当的还有个小女生,叫张晓晓,她俩是一样的不爱学习,一样的个矮瘦小。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绩差的跟成绩差的大约也有一种‘只有你懂我’的惺惺相惜感,王木木和张晓晓在倒数第一和第二中脱颖而出,竟然也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几乎天天一起上学放学。
七月,到了暑假,收麦的季节,工厂开始淡季,每天的产量加加凑凑还不够老板们交付每月的电费,老板干脆给工人们放了长假,让他们回家农忙,等到厂里忙起来才通知上班。
没有了经济来源,工人们别无选择,只能心无旁骛的回家忙农活,而王木木也不需要跟着张小花家吃饭了,天天穿着裤衩背心跟着王大江和张娟去地里瞎蹿。
酷暑季节,田里的小崽子们成群结队的窝在一起,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