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送走那尊神
同时也会把自己是邱家丫鬟这事说出去,正好可以让那些想找杨家人借钱帮忙的人死心。

  杨初月回桐安村通知两个伯伯和她爹把杨老爹接走。这四个月,她接了一些红绸绣坊的绣活儿做,得了一两银子。杨初月想到自己既然都假惺惺地做了一回好人了,就坚定的装到底,博一个好名声也未尝不可,于是拿着银子给杨老爹买药补品买新衣裳买肉去了。

  提着手里一大包东西,杨初月交到杨老三手上,对杨老爹说:“爷爷,这是我做帕子得的钱,给你买了一些补药拿回家吃,这是过冬的新棉衣,你拿好了。”

  杨老爹摸着厚实的棉衣,高兴的同时还惦记着那近四十两银子的事,双手颤抖着拉着她,说:“五妹啊,邱夫人是我们家的恩人,你要好好留在宅子里帮夫人看好房子,把地看好,要好好报答夫人的一片恩情啊。”

  杨初月连忙点头,对杨老爹说:“爷爷,你放心,我一定会安安分分的在宅子里,一定会好好报答夫人的恩情。”

  杨老爹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不是他还钱,这下安心了。“五妹啊,爷爷就知道你有孝心,辛苦你了啊。”

  杨初月坚定地点头,说道:“爷爷,孝敬你是应该的,报答夫人也是我该做的,你就不要担心了。这些东西是我做绣活儿得来的钱买的,你先收下啊,不要担心了,在家里好好养病。”祖孙两人依依惜别,画面感人。经过的路人见了,都停下来,直说杨初月有孝心。

  杨老爹躺在竹床上,杨大三兄弟和杨永康抬着他回了桐安村。送走这尊神,王大娘连大婶和哑巴黄都松了口气。这杨家老爷子啊,脾气太大了,动不动就指使他们做这个做那个,每天要吃最新鲜的禽蛋蔬菜,每天要喝最好的茶,要是送过去晚了一些,就大吼大叫,比哭丧的还难听。送过去了还得看他的脸色,还得听他一顿说一通。

  她们三个也是看在杨初月的面上才不和这个乡下没见识的老头子一般见识。就算是在邱家,邱家的主子也不会说那么难听的话,也没他这样难伺候。不过就是个老态龙钟的病人吗?每天还吹胡子瞪眼的,腿都翘到天上去了。现在他终于走了,宅子内三个长辈都送了口气。

  “我这辈子啊,就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人。”王大娘指着杨老爹远去的背影说道。

  杨初月低着头,向王大娘道歉:“大娘,对不起,我爷爷就那样子,你们大人有大量不要放在心上。”

  王大娘脸上还是不悦的神色:“他来都来了,现在走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以后啊,你别在把你家里那些人弄到宅子里来了。你们家的人,我们伺候不起。”

  杨初月听了讪讪的,杨老爹到镇上养病确实是她做错了,对于这四个月亏欠三位长辈的,杨初月暗暗的想,一定会还给他们。

  杨老爹走后,王大娘和连大婶提了好几桶水把那间屋子上上下下都清洗干净了,还用艾草苦篙点燃了熏了几遍,最后才放心的把那间屋子给收拾好了封上。

  没多久,就传出邱家老夫人是活菩萨的话来。从前都说富贵人家心地薄凉,但邱家老夫人不一样,免了借给杨老爹治病借的钱,于是邱老夫人被镇上的人狠狠地赞扬了一阵。

  杨老爹在临走前,杨初月用她做绣品的钱买了好些东西送给杨老爹,杨老爹一心想炫耀,把这事也说了。后果就是村里的人都说杨初月有孝心。连带着杨老三也被说厚道,柳四娘心眼好了。

  杨老爹现在不敢到杨老三家去颐指气使,更不敢做过分的事,万一杨初月生气,让他还银子啷个办?他还想一身轻松的活个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