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无奈
  现杨初月还有奶可吃,但照着这家里情况,柳四娘身体已经挤不出多余奶水给杨初月喝,估计过不了多久,杨初月就要断粮了。

  到收玉米时节,杨初月已经喝不上奶了,柳四娘就用红薯切成丁,再煮稠了给她喂下。红薯糊糊纤维多,杨初月吃了就吐,但现没法子,能吃只有这个了。

  眼见杨初月一天一天瘦下去,她爹去隔壁王家借了一筒精米回来,给杨初月熬米汤吃。杨初月吃了一个多月米汤,后来米汤里逐渐加了磨细玉米粉,再到后来里面有红苕,再后来米消失了,只剩玉米粉和红苕熬成糊。

  这样吃法一直吃到她一岁零四个月,她妹妹出生。

  小妹出生后三天,家里来了两个老婆子,杨初月对那个一头白发老太太很有印象,是她奶奶。奶奶对柳四娘说:“你看你又生了一个闺女,家里就那么一点儿粮食怎么养得起这么多孩子?不如你把小闺女抱给隔壁村张大婶家养,她家里独子刚刚战死,又没别孩子。”

  柳四娘躺坐床上不说话,杨初月爹坐一旁草蒲团上一言不发。另外一个穿着布衣大婶开口说道:“四娘你放心,我家有粮食养活这孩子。婆子我把这孩子抱走后一定会把她当亲女儿一样看待,将来招个乖顺上门女婿。这女婿人选啊,就从我那些侄子里面挑一个老实,决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柳四娘知道隔壁村比她这个村好些,张婶是她婆婆表妹,算是八竿子打得着亲戚。她看张婶生和蔼,人也可靠,想到张婶家里有好几块好田,家里有稻米吃,红苕还拿来喂猪。再看自己这个家,家徒四壁不说,有时候连红苕都吃不上。家里还有五个孩子要养活,几个孩子都瘦瘦小小没多少生气。要是小女儿去张家能好过一些,抱给她样也好。

  “四娘,这事我不强求你。你和老三商量好了,再来通知我一声就好。”张婶看出柳四娘沉默,她也不强迫杨家老三和他媳妇儿把孩子交给她养。

  晚间坐木桌前吃晚饭,杨老三坐着一直没说话,四个孩子都安安静静吃红苕和着玉米面煮晚饭。杨初七抬眼看了看床上躺着刚出生不久六妹,和呆呆傻傻坐一旁五妹。今天奶奶和张姑奶到她家来说那番话她都听到了,她们这是要把六妹抱给别人养。

  穷人家孩子早当家,她作为家里大孩子,已经懂得要为父母分忧,但像小妹这事她还做不了主,管不希望爹娘把小妹给别人养,但她这事上还没说话权利,谁让她家里穷,养不起孩子。

  看着呆呆傻傻五妹,杨初七叹了口气,自己吃过后,用粗陶碗舀了一碗熬稠了红苕煮玉米面给她喂下。杨初月已经习惯了这样生活,贫贱之家百事衰,能有口吃已经很好了。

  她这大姐是叫杨初七,因为生十二月初七,杨老三和柳四娘就用她出生日子给她做了名字。杨初七现还不到九岁,已经开始帮家里做许多农活了,她除了要做地里活儿,煮饭洗衣扫地看妹妹,家里活儿也几乎都被她包去了。

  经过一年多了解,杨初月初步了解了她现家是个什么情况。她所朝代叫大胤,而这个地方则是大胤西南,相当于前世西南某地山区。大学时她曾去那些偏远山区支教过,知道那些地方过是什么日子。不过她现所地方只是山区前沿,真正山沟还她家往后走半个时辰大山里面。

  这个村子叫桐安村,地方大但人口不多,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因为地处山地丘陵地区,各户人家住得稀稀拉拉挨得不近。

  她爹家里排行老三,就叫杨老三。杨家老爹和妻子杨陈氏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杨大、杨老二、杨老三和后一个姑姑杨春。

  这地方地区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