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八
r />
  上个月没了。

  当时赵霁德还去吊唁过。

  如今的安国公,继承父位,孝期还未出,衣袍穿的极为素净,倒是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

  点了酒菜,因着尚在孝期,安国公只用清茶代酒,与赵霁德作陪。

  “赵大人如今在翰林院,得的是哪位大人的提携?”酒过三巡,闲话开场说罢,安国公总算是将话题扯到正道上。

  赵霁德笑道:“下官许是愚钝,目前尚未得哪位大人的青眼。”

  赵霁德是状元郎不假,可因着他当时会试那一场,刑部尚书并几个科考官员被查,他虽得了皇后青眼却得罪了不少朝中官员。

  朝中官员,按照学院分为不同的派系。

  那被皇后查掉的刑部尚书并几个科考官员,都是同一派系的。

  一个派系因为赵霁德一人一下子损失那么些官员,这派系的人自然是看赵霁德为眼中钉。

  他们才不在乎刑部尚书到底是为何被查。

  他们只知道,现在刑部尚书的位置,坐着的是敌对派系。

  而其他派系,也并没有因为赵霁德帮着他们扳倒刑部尚书而就对他抛出橄榄枝。

  在赵霁德看来,原因无二。

  他是野生派。

  所谓野生派,也就是他不是任何一家主流学院里的学子。

  他从童生到乡试,都是在家自学成才,没有同窗。

  乡试之后,倒是进了一家书院,在书院也结交了不少朋友,可这些朋友目前没有一个进了翰林院的。

  甚至没有一个留京的。

  没有人相助,没有人帮衬,他在翰林院,就算是孤零零一人。

  好在皇后娘娘对他颇为看重,还曾召进宫勉励过几次,他才不至于堂堂状元郎在翰林院被人排挤。

  学子寒窗苦读,以为考了状元便是人生巅峰。

  其实,考了状元,只是人生的另一种形态的开始。

  在翰林院,他这个状元,什么都不算。

  他想要出人头地,就要在官场这条洪荒大河中,从最底下一点一点的再熬。

  这种煎熬,比起当时读书时那种单纯的辛苦,完全不同。

  那是的辛苦,付出就能看到回报的。

  可现在的不同。

  有时候,不管你有多努力,没有人提携你,你的努力,永远被埋在阴暗处。

  这一点,让赵霁德很无力,不过,他这人天生乐观,总是想得开。

  赵霁德语落,自己端着酒盏抿了一口。

  安国公含笑瞧着他,“赵大人满腹经纶一表人才,翰林院那些人,竟是有眼无珠了。”

  赵霁德自嘲一笑,没有接话。

  他也觉得那些人有眼无珠呢。

  “在下同宁国公倒是有些交情,如今宁国公与兵部走的近,赵大人若是不嫌弃,不如拜倒兵部尚书门下。”

  翰林院的人走门子,走的是内阁阁老的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