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追凶
��一蹦高。
旁边围观的车夫一阵起哄,都兴奋得不得了。
蜡黄脸打完少年,冲裴翰林歉意一拱手:“这个兔崽子把家里的传家宝偷出来换烟土,家门见辱,让您见笑了。”裴翰林一听,顿时感同身受。他那个儿子也是抽大烟上瘾,上个月就因为偷人家烟土,差点抓到牢里去,眼前这又是一个偷自己家东西出来的家贼。
蜡黄脸把布包一卷,转身要走。裴翰林赶紧拦住他,说这位先生,你刚才说,这是你们家传家宝?
那个木鱼虽然看着古,但毕竟就是件木器,裴翰林觉得值不了多少钱。如今听说它居然是一件传家宝,可见背后必有名堂。裴翰林一向自况捡漏高手,于草莽间救回无数至宝,哪肯放过这个机会。
蜡黄脸犹豫了一下,说没错,这是我们家传的宝贝。裴翰林道:“老夫忝为前清翰林,经眼过不少古物。适才略作赏鉴,恕我眼拙,没看这木鱼有何家传之妙哇?”蜡黄脸一听,顿时不干了。他把布包重新打开,指着木鱼道:“您老年高勋著,可不能乱讲话。这个木鱼,当年可是唐明皇在明堂礼佛时用过的。”
“唐明皇?”
“对啊,唐明皇给杨贵妃建的明堂嘛,戏文里不都写了?”
裴翰林哈哈大笑,手指点着那人:“这可真是贻笑大方了。明堂乃是武则天所建,后有天堂,中有大佛,后来毁于大火,跟李隆基、杨玉环有什么关系?无知,无知甚矣!”
蜡黄脸大惊:“真的假的?”
“我一个翰林,还能骗你不成?”
“可我们家世代相传,就是这么说的啊?你看,底下还有花纹呢。”他忙不迭地把木鱼翻过来,裴翰林这才注意到,木鱼底部雕有一些玄妙花纹,觉得有几分眼熟,可又说不上来。蜡黄脸道:“您看,这花纹是梵文芬佗利华,意思是大白莲花,那不就是杨贵妃在莲花池里头吗?”
裴翰林又好气又好笑:“古史古物,就是被尔等半通不通的人搞乱的。什么莲花池,那叫华清池!能和莲花联系到一起的,只有武则天!她自称是弥勒转世,有莲花相伴。这莲花标记的法器,既然是供奉在明堂里,是给她用的才对。”
“啊?您是说,这是武则天的?”
裴翰林点头,心中大为得意,自己慧眼通识,又断了一桩公案。蜡黄脸摸着木鱼喃喃自语:“我说怎么祖上说这木鱼不可丢弃,原来不是杨贵妃在华清池里泡着的,是武则天明堂用的——哎,裴老板你知道哪有带莲花纹的磬没有?”
裴翰林没计较他称呼错误,反而心中一顿,皱眉道:“你说什么?”
“我家祖上说的,说明堂里除了这木鱼,还有一个磬,都是莲花纹的。叫我多多留意,如果能凑成一对,就有大功德……”
裴涛听在耳里,心中顿时划过一道闪电:哎呀,不会这么巧吧?我上个月为了去赎那个败家子,送了一个武周时期的铜磬给吴阎王,好像上头也有莲纹。他连忙又把木鱼讨过来,反复看那莲纹,越看越像,越看心里越着急。
释门弟子在诵经礼忏时,木鱼铜磬两件法器并用,以节制经颂,所以这两件物品,向来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古玩讲究成对,一套茶具,齐全的比缺一只的得贵上数倍;一对屏风,比两扇单屏的价格高出许多。裴翰林脑子里心念电转,这武则天明堂用过的木鱼和铜磬倘若能凑成一对,将是何等的至宝啊!
吴阎王不懂古玩,那个铜磬说不定还能赎回来,再把这个木鱼收了,我就
旁边围观的车夫一阵起哄,都兴奋得不得了。
蜡黄脸打完少年,冲裴翰林歉意一拱手:“这个兔崽子把家里的传家宝偷出来换烟土,家门见辱,让您见笑了。”裴翰林一听,顿时感同身受。他那个儿子也是抽大烟上瘾,上个月就因为偷人家烟土,差点抓到牢里去,眼前这又是一个偷自己家东西出来的家贼。
蜡黄脸把布包一卷,转身要走。裴翰林赶紧拦住他,说这位先生,你刚才说,这是你们家传家宝?
那个木鱼虽然看着古,但毕竟就是件木器,裴翰林觉得值不了多少钱。如今听说它居然是一件传家宝,可见背后必有名堂。裴翰林一向自况捡漏高手,于草莽间救回无数至宝,哪肯放过这个机会。
蜡黄脸犹豫了一下,说没错,这是我们家传的宝贝。裴翰林道:“老夫忝为前清翰林,经眼过不少古物。适才略作赏鉴,恕我眼拙,没看这木鱼有何家传之妙哇?”蜡黄脸一听,顿时不干了。他把布包重新打开,指着木鱼道:“您老年高勋著,可不能乱讲话。这个木鱼,当年可是唐明皇在明堂礼佛时用过的。”
“唐明皇?”
“对啊,唐明皇给杨贵妃建的明堂嘛,戏文里不都写了?”
裴翰林哈哈大笑,手指点着那人:“这可真是贻笑大方了。明堂乃是武则天所建,后有天堂,中有大佛,后来毁于大火,跟李隆基、杨玉环有什么关系?无知,无知甚矣!”
蜡黄脸大惊:“真的假的?”
“我一个翰林,还能骗你不成?”
“可我们家世代相传,就是这么说的啊?你看,底下还有花纹呢。”他忙不迭地把木鱼翻过来,裴翰林这才注意到,木鱼底部雕有一些玄妙花纹,觉得有几分眼熟,可又说不上来。蜡黄脸道:“您看,这花纹是梵文芬佗利华,意思是大白莲花,那不就是杨贵妃在莲花池里头吗?”
裴翰林又好气又好笑:“古史古物,就是被尔等半通不通的人搞乱的。什么莲花池,那叫华清池!能和莲花联系到一起的,只有武则天!她自称是弥勒转世,有莲花相伴。这莲花标记的法器,既然是供奉在明堂里,是给她用的才对。”
“啊?您是说,这是武则天的?”
裴翰林点头,心中大为得意,自己慧眼通识,又断了一桩公案。蜡黄脸摸着木鱼喃喃自语:“我说怎么祖上说这木鱼不可丢弃,原来不是杨贵妃在华清池里泡着的,是武则天明堂用的——哎,裴老板你知道哪有带莲花纹的磬没有?”
裴翰林没计较他称呼错误,反而心中一顿,皱眉道:“你说什么?”
“我家祖上说的,说明堂里除了这木鱼,还有一个磬,都是莲花纹的。叫我多多留意,如果能凑成一对,就有大功德……”
裴涛听在耳里,心中顿时划过一道闪电:哎呀,不会这么巧吧?我上个月为了去赎那个败家子,送了一个武周时期的铜磬给吴阎王,好像上头也有莲纹。他连忙又把木鱼讨过来,反复看那莲纹,越看越像,越看心里越着急。
释门弟子在诵经礼忏时,木鱼铜磬两件法器并用,以节制经颂,所以这两件物品,向来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古玩讲究成对,一套茶具,齐全的比缺一只的得贵上数倍;一对屏风,比两扇单屏的价格高出许多。裴翰林脑子里心念电转,这武则天明堂用过的木鱼和铜磬倘若能凑成一对,将是何等的至宝啊!
吴阎王不懂古玩,那个铜磬说不定还能赎回来,再把这个木鱼收了,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