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待客
/>   “锦秋,早上准备几桌?“大娘关切地问着。

  “准备三桌就差不多了。“久儿妈一边刮着鱼鳞一边回应到。

  “我再给你算算噢,她两个姑,三个舅,一家至少来三个人,她爷她奶,再加上咱们这些,现在放暑假,加上小孩子了,三十人左右了。那就三桌吧,别剩下就行。“

  “大嫂子,你这账还算得清,算得细!“七婶打趣道。

  “我妈这才六十多,年轻得很呢!”久儿大嫂,也就是久儿大娘的大儿媳妇,老贺家的长孙媳妇,一边看着自己的婆婆,一边笑着说。她今天特意给厂里请了假,来帮忙。

  “对,还是我媳妇会说话!妈还不得再活他个二三十多年!”

  说曹操,曹操就到!

  姑妈、姑姑两家前脚后脚地提着大包小包地说着、笑着都进了门。

  “哟!你姊妹俩来得够早的,都约好的吧……“大娘一见来客人了,高兴地就往门口走。

  “嘿嘿,大嫂,来得再早也没你早呀!“没等大娘话音落下,姑姑就立马回应了一声。

  “我是主人,你们是客嘛!“

  “主人客人都一样,我们今天都吃两顿饭!“

  “应该应该,必须吃两顿!看来她舅家今天跑到你们后头了!”

  贺家村就是这样,或者说贺家就是这样。但凡家里有啥事,这近亲呀,舅家、姑家一个比一个积极,那是绝对不可能走到其他亲戚朋友的后边的。主家自然会把早饭都准备好,这是毫不马虎的事。

  “谁说我们跑到后头了!”

  这清脆的女高音,不用猜,定是大妗子来了。

  刚听到这话,一帮人推着自行车就拐了进来。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大妗子。

  “娃们呢?”久儿妈一边接过装礼品的袋子,一边问道。

  “她舅开着三轮车,拉着娃们一起去乔村接大姐了。”

  大妗子她们把自行车撑在了墙边的棚子底下。

  吃过早饭,亲朋好友、乡亲邻居都三三两两地来了。久儿和妹妹忙着给大家端茶倒水。大伙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聊着孩子们的事,回忆回忆过去,畅想下美好的未来。也有的围坐一桌,搓个麻将,斗个地主,不管输赢,没有一个红脸的。有了久儿的榜样,大家都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相信下一个大学生,肯定会是自己的孩子。而此刻的孩子们呢,大的领着小的,都到两里外的南坡上摘酸枣去了。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贺世良家门口摆起了六串长长的大红鞭炮,是久儿大舅刚带过来的。

  这一串还没响完,那一串又点了起来,接连不断。再点上几枚雷子,声音震天,方圆几里外都听得见。

  账房先生是每家办事都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一般村里都是那几个固定的人,有头有脸的,至少两个。贺世良昨天晚上已经提着礼物一一请过了,一条烟,一瓶酒,一包点心。有村长,书记,还有一位教书先生。教书先生自然是负责登记,村长、书记收钱,清点礼物。结束后,一起交给主家。

  这账本可是每个家里不可忽视的资料,会传给下代。大家都讲究个礼尚往来,要是其它乡亲家里办事了,这可是随礼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也有纠结矛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