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送行
emsp; “行。娃学校被褥、床单、衣服都呢,洗脸盆、洗脚盆、水壶、饭缸、水杯也都呢,就给娃多留点钱。一个月回不来,不能把娃饿着。再万一有个急事,头疼脑热的,不能把娃绊住了。“

  “嗯,我知道。“

  “你把这钱装哪儿呢?这一大疙瘩子!”

  “就是,装哪儿呢?放在包里,觉得也不安全。放在鞋里,踩在脚底下,这么厚,好像也不行。”

  “这样吧,一会儿,我拿块布一包,给你缝到半截裤里。报名前,你再取出来。”

  “嗯,这是个好办法。”

  很快,办理完了入学的一切手续。一家人都来到宿舍,已有一个同学早先到了。床架上贴着每个同学的名字。

  “你是贺重阳吗?我叫古利利。这么多人来送你呀!你太幸福了!“那个同学本来靠在行礼箱上,见有新同学进来了,赶忙走过来,热情地招呼到。

  久儿张开口,却欲言又止,因为她突然现从课本里读来的普通话,此刻并不能让她和同学顺畅地交流。取而代之的是腼腆的一笑。

  《使徒行传》里有段记载:千夫长说:“我用许多银子才入了罗马的民籍。”保罗说:“我生来就是。”

  “你的行礼箱呢?可以放床底下。“女同学继续问道。

  久儿没有行礼箱,只有一个昨天干妈给买的大大的帆布手提包。包里鼓鼓地塞满了换洗的衣服。

  妈妈和姑妈很快就帮久儿把床铺铺好了,这时,也到了该吃午饭的时间点儿了。

  他们一起来到校门外的大街上,这条路上卖饭的真少。直走到十字路口,才现了一家挺阔气的“解放路饺子馆“。

  贺世良决定就在这里吃了。饺子,是大家都爱的饮食。一般逢年过节,接友待客,都会准备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或蒸的,或煮的;或肉馅的,或素馅的;或酸汤的,或蘸着醋汁子的。

  在一张大圆桌前坐下,大家都点好了自己要吃的饺子。贺世良还破例点了一盘凉菜,几瓶啤酒。

  吃罢,大家提议让久儿爸先送久儿回宿舍,他们在路口等着。久儿依依不舍地和妈妈、姑妈、干妈、七叔道了别,就和爸爸一前一后出了门,向学校走去……

  “久儿,以后回家要在县城倒车,小客车不好等。如果你坐的出租,记得不要开到家门口,就到村口下车就行,然后走回去。碰到村里人要打招呼。不要让大家觉得这上了大学了,就生分了,就变得傲气了。“

  “爸,我记住了。“

  过了一会儿,一行人从饺子馆出来,站在路旁的梧桐树阴下,围成一圈,愉快地聊着天。

  “久儿这一开学,啥时能回家?”

  “军训得一个月,管得严,回不了家。”

  “管得严也好。”

  “她爸咋还没过来?”

  大家一齐探长脖子,向校门口张望过去。

  “嗯,没见人影儿。要不我过去看看?”久儿妈担心大家等得着急,略带抱歉地一边说,一边迈开脚步。

  姑妈赶紧拉住久儿妈的胳膊。有点儿急,再加上干粗活,劲儿也大,挂在久儿妈肩膀上的帆布包带子顺势滑了下来。掏光了所有带给久儿的水果、干粮、生活用品后,这包现在空瘪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