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登基
皓齿,听说也曾在南魏使者杨天一跟前伺候过,卖起东西来头头是道,居然还招徕北汉的官员询问,她们是使者团的人,能不能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回去,带给亲朋好友?

  北汉律法没有规定这一条,不许购买土特产送人啊!

  于是就说可以。

  “那我身上携带的钱财不够,我想换了自己随身用的东西,换点钱财,行不行?“

  自然是……可以的。

  于是,脱离了杨天一的这群人就跟撒了欢一样,兜售她们那些小玩意。若是遇到感兴趣的,还邀请过去,嘀嘀咕咕一番,没多久,就私下底带走了几样大件东西。

  北汉密探勤勤恳恳记录了这些东西,笔墨纸砚这些文人喜欢的就不提了,女人用的螺钿梳妆盒,各种精美首饰,还有大匹大匹的丝绸布料,都是价值不菲。

  有下属问,“要不要阻止?这,就是私下的交易啊?“

  “都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怎么还能算私下的?早没阻止,现在阻止,那些花钱买的,肯定会咒骂的,还没买到货品的也会跟着起哄!“

  这就难办了,北汉密探监控国内,将一切动向禀告给皇帝陛下。这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不能擅自处置,急忙报送给太子——未来的皇帝陛下。

  可马上就要登基了,谁有功夫理会这件事?

  等得到回复时,周至柔差不多已经把带来的东西给卖光了。她所有带过来的箱子里,都塞满了钱财。

  这是一个大数目啊,大到让她怀疑会不会有北汉的小偷强人,夜半过来偷袭。

  大到让她不敢相信北汉的官员,会不会途中下手暗害她!

  于商人的本能,也是做人的求生欲,她立马决定,赶紧买东西,把这笔钱花花花,快点花出去。

  一半是花钱保平安,一半是购买了足够多的东西,才能让北汉人相信她的诚意,相信她是想为两国疏通贸易打基础。

  北汉太子登基这日,是个风云忽聚忽散的奇怪天气,从早上的乌云密布,到宣布皇帝登基之后的忽然晴空,都让他成为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

  听说去参加的朝臣们被淋湿了,淋成落汤鸡了,可等到皇帝出现,愣是从密密的乌云中射出一道金光,就照在皇帝身上,让皇帝身上的九龙黄袍,跟度了金边似地!

  谁不爱听这种传奇,谁不希望自家的皇帝就是真命天子?

  反正大典结束之后,杨天一回到使者驿馆,心情很是不好,表面还是要装作欢快的样子,跟北汉官员道喜。

  怎么说,他都是南魏人,南魏目前的朝堂还是安宁,那是因为宣平皇帝的掌控力还很强,可毕竟日薄西山了,宣平皇帝的身体旁人不知道,他是近臣,怎么可能不知道?年内,还没有大碍。年后呢?

  北汉的皇帝即将成年,越来越强势。北汉的百姓也是勇猛无比,随时都能召唤出几十万精兵!还是骑兵!纵横一下,那南魏岂不是危险了?

  对了,还有东梁!

  东梁的皇帝似乎登基之后,就没什么大作为。可是南魏在东梁的密探也时时刻刻传递消息出来,早些年的平和,让人误会了这位以兵马大元帅登基的皇帝,是个不擅长治理国家的武皇帝,十年过去了,才发现东梁国泰民安,民间的拥护声更高了,而东梁的权贵之间矛盾,似乎也缓和了一二,国力变得更强大了。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