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多多少少
p;可眼下见得监司递来的折子,周弘殷却难免有些心惊起来。

  自古宣州就有圩田,几废几立,出事的时候多,安然的时候少,如果只是正常修一修,却是不怕,可现下修的办法太过靠谱,图绘、章程、道理俱通,压根不像是临时起意,倒似准备了不知多久,厚积薄发,滴水石穿,今次打算一举成型一般。

  郭保吉才去江南西路一年多,哪里来的如此能耐?

  如果圩田修好了,他又顺着杆子往上爬,做出几样大功劳,不仅会叫周弘殷原本的盘算落空,还会转而助力郭姓本家。

  届时此人又有武勋,又得州县功绩,将来还有郭骏在后头托着,俨然郭家领头人,更难打压!

  倒像是自己原本的算计,还成全了他一般!

  从前也不见这郭保吉有如此能耐啊!

  此人确实是难得的将才,却也只是将才而已,领兵打仗不在话下,可要论及治理一方,全不是一条道上的。

  究竟发生了什么?

  周弘殷并非出身即为帝,他长于市井之间,很是明白“修圩田”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真正落到实处,要做多少事情,又会牵扯多少方方面面。

  譬如今次郭保吉想要修的圩田位于三县交界,其中涉及本地豪强、百姓、宗族产业,光是整合地界,叫人全数同意让出地来修田,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另有民伕征调、材料采买、修造分包、后续分产等等,全是又琐碎,又难处置,可一旦遇得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圩田修不下去的理由。

  为甚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江南多圩田,可那圩田绝大多数都是当地大族大姓的私田,每年旱时因为抢夺水源,各家、各宗族打起来的事情层出不穷。

  周弘殷任过京都府尹,京城几无圩田,却也曾经因为这些抢水夺田之事弄得头疼不已,甫一接触时,几乎花了三两年功夫,熟悉之后才慢慢上手——这还是建立在他长在京城十多年,上下皆熟,助力甚多的情况下。

  郭保吉才去江南西路一年,却敢于夸下以身做保的海口,这还不说,又能做下如此详尽的计划,实在太过离奇了。

  难道是郭家手上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势力?或是还藏有厉害的后招?

  不怕狗咬人,只怕那狗摇身一变,转成了野狼,自己却全然不知。

  隔得太远,毕竟看不到那一处发生了什么,周弘殷想了想,实在放不下心,便召来一个黄门,吩咐了几句,叫其领差去一趟宣州,看看这一个郭保吉究竟是否有秘密。

  把人发遣走了,周弘殷这才松了口气,然则气还没喘几口,就觉得心脏又开始砰砰跳了起来。

  他长而慢地深深呼吸了几下,才缓缓伸出手去拉了铃,等人进来了,哑着嗓子道:“去请星云大和尚过来……”

  周弘殷话未落音,正说到那一个“来”字,忽见得对面那正要领旨谢恩的小黄门面上露出惊恐之色,张大了嘴巴,仿佛见得什么可怕的事情一般。

  他还要教训,只是脑子里才有了这一个意识,就蓦地转不动了,先是胸口,后是嗓子眼分别一紧,硬生生把那话卡在了喉咙里,眼前一黑,脑子里“嗡”的一下,只觉得天旋地转,整个人重重往后头倒去。

  那小黄门又惊又怕,也不敢上前,却是连滚带爬往外头扒拉,嘴里喊了好几声,全是气音,好半晌才终于把嗓子打开了,尖声叫道